兴安盟(“兴安”系满语,汉语为“丘陵”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就诞生在这里,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实践地。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红色兴安的魅力建筑吧。
一、兴安盟博物馆
兴安盟博物馆位于乌兰浩特市新桥东街洮儿河南路,于2010年9月10日正式开馆。是兴安盟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兴安盟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600平方米。展厅由历史文物展厅和石佛造像展厅两个主展厅组成,其中历史文物展厅还分为氏族先民——开拓兴安的林海猎神、东胡族——雄踞兴安的塞上霸主、鲜卑族——崛起兴安的草原王朝、契丹族——威峙兴安的高原铁骑、蒙古族——发轫兴安的大漠天骄,北方各族——誓守兴安的北疆石柱以及中心展区和互动展区。馆藏文物多达11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鲜卑墓葬举世无双,辽代马具独步全国,石佛雕像千姿百态。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开馆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上午9:00到下午4:30
二、乌兰夫办公旧址
乌兰夫办公旧址始建于1936年,为青砖灰瓦结构,屋顶起脊式飞檐。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2.91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中轴线上依次为踏步台阶、门厅,入门左侧为走廊、办公室、起居室,右侧为会议室。
1947年2月14日至1949年12月,乌兰夫曾在此办公。在此工作期间,乌兰夫主持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主持召开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并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1947年7月1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成立,乌兰夫担任书记。他在此领导内蒙古的社会民主改革,整编和建设内蒙古人民武装,指挥内蒙古各解放区的剿匪斗争和内蒙古骑兵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乌兰夫为内蒙古的民族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内蒙古今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5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乌兰夫办公旧址修复开馆。1996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自治区60周年大庆期间进行修缮。201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进行充实完善提升,增设“光辉的历程 闪光的足迹——乌兰夫生平展”,展览名由布赫同志题写,陈展面积40平方。展出图片62幅,内容分为“少年立志 踏上革命征途”、“植根民众 播撒红色火种”、“团结抗日 投身民族工作”、“星火燎原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励精图治 建设模范自治区”、“勤政为民 贡献毕生精力”六部分。
2009年,乌兰夫办公旧址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30—16:00。
三、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全程反映和再现内蒙古民族解放和民族区域自治历史进程的纪念性展馆,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矿泉街东路北侧。为反映和再现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展示革命老区的发展成就,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于2007年8月,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正式建成开馆。纪念馆建筑结构为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平顶建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3500平方米。
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经自治区党委、中宣部审定批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进行充实完善提升。提升后的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展览分为主展(七部分)、附展(三部分)。主展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展览内容分别为:内蒙古的民族觉醒与抗争、内蒙古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胜利、内蒙古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浩气长存;附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展览内容分别为:统一区划的形成、党和国家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奋进的内蒙古。
展览采取图片、展板、文物与大型场景相结合、雕塑、油画、国画、连环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展出的文物、文献2700余件,场景9处,油画5幅,国画2幅,连环画5组,历史图片2500余张;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与重大历史专题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地区特点、民族特点和文化特点。提升后的展览体现了中央 “突出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革命的领导;突出以乌兰夫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作出的贡献;突出党的民族政策及重要历史事件、重要节点,如四三会议、五一大会等”都做了新的提升。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馆名,由布赫同志题写。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目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
四、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
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14号。始建于1934年,曾是伪兴安南省、伪兴安总省办公楼,建筑面积1888平方米,占地面积2356平方米。
1947年5月21日,经中央批准,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组建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26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云泽等9同志为内蒙古工委委员的决定》;7月1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成立,乌兰夫任书记,方知达任秘书长,刘春、奎璧、王铎、王逸伦、王再天、克力更、特木尔巴根、哈丰阿为委员。1949年12月,内蒙古党政军机关西迁张家口之前,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一直在此办公。
在此期间,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完成社会民主改革,指挥内蒙古地区的武装部队消灭土匪和反动武装,支援东北解放战争。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建立内蒙古解放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并在华北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乌兰夫任分局书记,机关驻地迁往张家口。1950年至1955年11月,中共内蒙古东部区委员会在此办公。
201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对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旧址进行充实完善提升,按照修旧如旧,不破坏历史风貌、不损毁改变主体结构及其附属设施的原则,按照老同志的回忆进行恢复性布展。经过提升,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充实文物、文献类共计3096件,增加多媒体展览设备7台,放映设备3台,将旧址陈列布展与现代化设备完美结合,以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开展旧址的红色基地教育功能。
党委门厅进口处,由布赫同志题写“民族解放先锋,区域自治榜样”。
2006年9月,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被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30—16:00。
五、乌兰牧骑宫
乌兰牧骑宫以文化筑兴安,文化耀草原为设计理念,植根兴安文脉,彰显地域特色。该建筑位于乌兰浩特市新区兴河国际小区南侧,天池街北侧和醴泉路西,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107.38平方米,于2016年5月1日开工建设,2017年6月30日竣工。建筑布局南北对称,方案整体造型刚毅有力,屋顶重檐飘逸庄重,建筑形态一气呵成,像一座屹立在草原上的文化圣殿。乌兰牧骑宫主要由五大功能区组成,分别为乌兰牧骑、群众艺术馆、大剧院、音乐厅、电影院,是举办各种大型文体娱乐活动和群众观影的首选之地。
六、兴安盟图书馆、科技馆
兴安盟图书馆、科技馆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新区、乌兰浩特市一中南侧,是城镇居民生活、工作集中区域,方便乌兰浩特市和科右前旗各族群众就近阅读,实现受益群众最大化。占地面积210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530平方米。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2017年7月底正式投入使用,以贴近自然、贴近民心为设计理念,保留原有树木,依水而建,形成了人、水、树、建筑的自然融合与互动;主体设计和建设打破传统的藏书封闭式的布局,以适用、灵活、经济、美观为原则,体现出开放式、智能化、网络化的设计和管理理念。
七、兴安盟体育馆
兴安盟体育馆是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体育馆,也是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的体育馆,能够承接冰上项目比赛、常规项目比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行专业体育教学训练,以及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大型集会和展览等。体育馆规划用地14.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长127米、宽114米、高27米,设有4326个观众席位。主体建筑包括一个综合比赛馆和一个综合训练馆,能够进行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武术、体操、体育舞蹈、跆拳道以及冰上项目的比赛和训练,既能够满足专业体育教学、训练的要求,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