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所至、丰衣足食 【有滋有味内蒙古 2】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6 10:33 

第二集 食有巧思

人与食物,有时如同对手,有时恰如队友。头顶长生天,脚踩大草原,内蒙古人的饮食智慧因地制宜。食材、烹具,手法、技艺,成形于自然,凝神于风味,练就一身天地风骨,形神兼备。

利用存放牛奶的奶桶作为炊具,加上几块烧热的石头,耐心等待一小时,就能烹出软嫩鲜美的奶桶羔羊肉,这也正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搏克手比赛前最优质的热量补充;在锡尼河畔生活的布里亚特蒙古族人,用牛肉和羊尾油作为包包子的馅料,巧思之处在于包包子还要留个小洞,否则包子就可能会“爆炸”;在“薯都”乌兰察布,人们将“后旗红”马铃薯制作成各种形态,冻土豆、摩擦擦,还有现代技术下诞生的马铃薯醋、薯片、薯条,不论传统还是创新,内蒙古人的美食智慧都令人啧啧称奇。

草原的馈赠、土地的厚礼,送给天地间的有心之人。从食材到食物,从对手到队友,巧思所至、丰衣足食。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云高路远,风淳味浓。

这片118.3万平方公里的热土,讲述着历史的风骨,抚慰着生活的忙碌,歌颂着勤劳的民族。人们寻珍自然,享用天地的厚礼;食有巧思,研学食物的奥秘;味在传承,续写生活的神奇;席间食俗,演绎幸福的真谛。

本片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彩缤纷的风物美食为视角,横跨东西地域,纵贯历史长河,从“自然、巧思、传承、食俗”四个维度,展现内蒙古人民色味俱全的一日三餐,勾勒出有滋有味的和美画卷,为团结、美满、圆融的新时代内蒙古,写下好吃、好听、好看的注脚。



信息来源: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轮播图预览: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