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四重维度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五大任务”、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其中将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作为“六个行动”的重要内容,这是内蒙古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两个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对内蒙古自治区各种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强大精神动力。北疆文化承载着内蒙古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精神,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要把握四个维度。
政治维度:始终坚持党对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才能整合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在思想文化领域,我国正面临着西方严重的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冲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选择。“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为北疆文化品牌打造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同时,加强党对北疆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还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百年辉煌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北疆文化是从古至今生活在这一片热土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新时代新征程,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文化维度:紧密结合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总括梳理。北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具有这五方面的突出特性。西辽河流域一脉相承的文明史,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也印证了中国从未中断的文明逻辑。北疆文化建设、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创新性的现实例证。立足内蒙古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治区党委创造性地提出了“北疆文化”这一独具区域特色的文化,充分证明“两个结合”论断不是复古,而是开启新的思想解放的号角。中华文明“统一性是各要素之间天然耦合的内在有机统一,是历史长河中各部分内在的逻辑自洽的统一,是历史形成的、时代造就的内在统一。”北疆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一部分,坚定国土不能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基本理念,以文育人,通过讲好历史,增强认同,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蒙古地区融聚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等各具特色的诸多文化形态,汇集了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北疆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北疆文化蕴含着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和平基因。历史上,多民族、多种信仰的内蒙古地区并未因信仰不同而导致战争。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能让中华文明的基因在内蒙古地区得以延续和传承,也为构建中华文明统一性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理论维度:以“两个结合”推动北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疆文化蕴含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独具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重要内容,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
北疆文化建设重点是要讲好各民族悠久的交往交流交融史 ,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西辽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亲历并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历程,忠实地记录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是北疆文化萌芽的重要标志,为北疆文化增添了厚重感和多样性。西辽河流域丰富的历史遗迹、文物史料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基础。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融合,使西辽河文明极具地域特色,形成了地区典型文化景观。西辽河、哈民遗址、南宝力皋吐遗址、孝庄园景区等历史遗迹史料,不仅是北疆地区人民的宝贵财富,也为为有形有感有效地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载体,更为丰富中华文化内涵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维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内蒙古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各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产生活,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中创造了非富多彩的北疆文化。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不仅能在基于现实国情与历史进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能够更加清晰的诠释《宪法》序言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根本论断。在北疆,不仅有鄂温克族神秘莫测的萨满文化,蒙古族悠扬的马头琴声,还可以在那达慕大会上领略包括汉族、满族、回族等众多民族的体育项目。特别是那达慕大会,使散落草原上的各族群众在观看精彩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项目中、在经济交易互惠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在交往交流中增进友谊,从而在相互理解、相互认同中不断交融。这种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共同的文化氛围中拉近了距离,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植根于各族群众的心中。北疆文化作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承载着各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情感,是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纽带。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既要基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也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