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全面落实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对标先进地区,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充分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营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更加便利的市场环境、亲商安商稳商“软环境”,以服务民众为第一位,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充分提高认识紧抓落实。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重要抓手,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根据《二连浩特市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结合全市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清单中3项共性问题、3项政务服务方面问题、1项市场环境方面问题,梳理出系统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生命周期服务、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实施保障五个方面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23条,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持续推进职能转变,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二是积极营造一流的政务环境。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帮您办”,力争实际网办率达到50%以上。持续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所涉及71项政务服务事项除特殊事项不适用综窗办理外,其余全部纳入综窗受理,并派驻工作人员入驻政务大厅办理业务,“一窗”分类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比例达到90%以上。全面加强电子证照推广应用,依托“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按照国家标准将存量证照、新增证照电子化,纳入自治区电子证照库统一制作、汇聚和发放,全面实现交通运输领域涉企证照电子化,高频涉企服务系统均支持企业使用电子证照、批文等办理业务。逐步推进跨地域、跨部门电子证照互认互信,在政务服务、商业活动等场景普遍推广电子亮照亮证,通过“蒙速办”APP亮证扫码方式实现“材料免提交”。建立差评和投诉问题调查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机制,实名差评回访整改率达到100%。
三是切实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环境。对涉及交通领域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实施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照后减证,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进一步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不断强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集成服务模式,实现全部综窗受理或线上平台受理。加强市场准入和监管,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发布告知承诺事项目录清单并建立告知承诺信息归集和推送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机制,针对不特定企业开展的行政执法检查活动,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将抽查计划、抽查事项、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进一步推进监管数据整合共享,将交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投诉举报、第三方平台等信息纳入自治区“互联网+监管”系统,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全量推送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与抽查检查对象名录库对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取消交通运输领域现场投标报名及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核事项和环节,公开发布统一的招标文件标准化文本,引导和监督招标人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合理设定投标人资格条件,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全程在线监管,畅通交易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督渠道,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围标串标、明招暗定、评标不公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开展公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整治,清理招标投标过程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全面实施招标投标信息公开,公开审批核准、资格预审公告、中标候选人公示、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及变更、市场主体信用等信息,提高招标投标活动透明度。
四是着力营造亲商安商稳商“软环境”。根据“12345”热线工作流程,按照本部门职能职责、管辖权限,明确答复内容、办理时限、满意度测评等,健全对企业诉求高效办理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按照政务服务局组建“帮您办”工作专业队伍要求,明确1名代办员,参与项目审批洽谈、配合政务服务局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共同做好代办帮办工作。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