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第四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此次发布会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社厅、科技厅、教育厅、团委主办,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地市委、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以“聚才创新谋发展·打造亮丽风景线”为主题,依托呼包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形成的相对优势,通过三地联动的形式举办。活动主会场设在包头市,分会场则设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将于8月7日陆续在这三个城市拉开帷幕。
第四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
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新闻发布会发言材料
(2016年8月1日)
韩 耕
尊敬的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第四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向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区人才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第四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相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指示精神,深化人才工作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实践中的成果,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搭建创新创业人才与产业项目对接平台,我们在总结往届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筹备了今年的第四届活动。此次活动以“聚才创新谋发展·打造亮丽风景线”为主题,突出提升“草原英才”工程品牌效应,按照“精心组织、确保效果、节俭办会、安全第一”的原则,依托呼包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形成的相对优势,通过三地联动的形式举办。活动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社厅、科技厅、教育厅、团委主办,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地市委、政府共同承办,主会场设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设分会场。
第四届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主要围绕“‘草原英才’主题活动、创业就业活动、产业发展论坛活动、项目交流对接活动、特色论坛研讨活动和成果推介展示及观摩活动”六类内容开展,共策划了招才引智交流对接、创业就业大赛、项目成果推介、各类人才与发展主题座谈等项目37项。活动周在设计上力求全景式展示、全领域对接、全方位合作,整体提升引才育才用才水平,体现和突出“六个更加”的特点和要求:一是主题更加突出。围绕广纳人才创新创业的主旨,以“草原英才”工程成果展示为核心,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中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内容更加务实。在进一步做实活动周内容的基础上,深化人才合作项目的实际成效,拟在活动周期间举办“鸿雁行动”京蒙合作招才引智交流对接会,邀请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负责人及在京“鸿雁嘉宾”进行项目合作、技术交流和科技服务;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高层次人才联络站授牌;举行“鸿雁行动”、“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密钥受领仪式;开展京蒙合作招才引智系列项目对接签约。三是格局更加开放。既拓展了海外、国内相关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参会的范围,又增强了参会人员与呼包鄂产业特色的相关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三大平台”具体内容的展开和牵头部门的直接参与,形成了自治区各厅局与盟市纵向联动,盟市各人才工作相关部门之间横向互动的工作格局,提升了活动的开放度。四是办会更加节俭。本着高效务实、节约简洁的办会原则,精打细算、树立新风,力求在压缩经费的前提下,做到活动内容和项目丰富度倍增,主会场活动项目由上届的16项增加到了20项。五是宣传更加有力。注重处理好实体性活动内容与发挥宣传辐射效应的关系,继续策划“‘草原硅谷’记者行”专题采访活动,印发《“草原英才”工程》、《英才耀北疆——“草原英才”风采录》等宣传册,加强活动宣传和报道的深度,力求提升“草原英才”工程的品牌影响力。六是影响更加广泛。三地联动、主分结合的形式,促进了三地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特别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用人主体积极参与活动,拓展了活动的广泛度和影响力,在探索呼包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平台建设方面将做出新的尝试。
这次活动的举办,是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全区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为导向,着眼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及其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深入推进以“三大平台”为重点的“草原英才”工程,祖国北疆人才工作这道风景线更加亮丽,有力地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内蒙古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0余个重要文件,引导全区12个盟市相继出台各级各类配套政策40多项,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有效集成的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在人才资金方面,我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草原英才”专项资金,从2010年启动时的每年3500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近1亿元,各盟市人才专项资金也陆续投入了近10亿元。在自治区的引领带动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都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新科技项目为工作重点,大力优化高层次人才的投资创业环境。“草原英才”工程实施以来,全区培养引进“草原英才”1016名,重点培育了农牧业、能源、新型化工等15个领域的自治区级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407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72个。目前,在已评选出的“草原英才”中,4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在“草原英才”工程的引领下,“人才鄂尔多斯”、“玉龙英才”、“科尔沁英才”、“鹿城英才”、“河套英才”、“呼伦贝尔英才”、“阿拉善英才”等盟市层面的重点人才工程培养引进各类人才4000余人,为自治区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为了给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自治区提出 “用政策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的用人理念,努力打造“引才用才”的发展平台,全面构建“爱才助才”的服务体系,积极营造“重才留才”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健全政策机制,出台《“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完善“草原英才”评选表彰和激励制度,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草原英才”成为全区高层次人才的“荣誉名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各大新闻媒体开辟人才工作专栏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全区人才工作新举措新成效、各类人才的典型事迹,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尊重、企业投入、家庭支持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加强平台载体建设,通过建设特色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呼包鄂“草原硅谷”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平台、京蒙人才交流合作平台,着力打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平台。进一步强化工作理念,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着力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在内蒙古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想方设法为各类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氛围浓厚、体系健全、千帆竞发、蓬勃发展”的人才工作良好局面。
各位记者朋友们,全区人才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离不开在座诸位一如既往的支持,真诚地希望通过新闻媒体朋友的精彩报道,使更多的人来关注此次活动、关注“草原英才”、关注内蒙古人才工作,使人才成为北疆亮丽风景线上最活跃的风景,为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为推进内蒙古实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