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截至1999年10月底,世贸组织成员国(包括地区)已达到134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机构。
世贸组织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贸组织的 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规定各缔约国政府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规范各国国内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与实施,推行多边贸易,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建立世贸组织的最初设想是在1947年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一些国家当时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使它们成为二战 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1947年10月,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即《哈瓦那宪章》,送交各国政府批准。但由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国会认为这一宪章与国内立法有悖,没有批准,致使成立世贸组织的设想流产。而与会国同年所达成的关于多边贸易的协议与《宪章》中有关贸易政策的部分却一起构成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过有关国家批准,于1948年1月生效。这样,在以后的50年内,关贸总协定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多边贸易长期协定。
关贸总协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多边谈判来干预 调节各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在其存在和发展的半个世纪里,总共主持了8轮全球性的多 边关税与贸易谈判,这些谈判使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平均关税由战前的约40%降到4%左右,协商解决了100多起贸易纠纷。
在1986年开始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过程中,欧共体和加拿大于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了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各国贸易部长们在1994年4月的摩洛哥马拉喀什会议上签署了最后文本,表示了对“乌拉圭回” 合谈判成果政治上的支持,并决定正式成立世贸组织。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从而作为关贸总协定的继承与发展,彻底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