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调度组织召开开展全区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杨茂盛出席发布会并作总体介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杨茂盛、工业园区处处长沈鹏出席发布会并就社会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
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杨茂盛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已经成为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地区发展的增长极,为全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
开发区是各种要素的集聚区,但通过前期开发区以案促改工作发现,我区开发区仍然存在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资源利用低效低质、闲置浪费现象。为推动开发区资源要素集约高效利用,促进我区工业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将开发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载体,自治区决定对开发区领域闲置资源要素进行全面起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开发区领域闲置资源要素起底工作十分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多次专题研究,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下面从起草背景、主要内容、下一步工作等3个方面对《方案》进行解读。
一、起草背景
节约集约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发区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是土地、资金等要素集中地。长期以来,开发区资源要素利用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增量、轻存量”的观念。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我们以开发区以案促改为契机,对开发区领域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问题过了一遍筛子,追缴了一批土地出让金、欠缴税款、违规出借资金,盘活了一批闲置土地、违规占用土地,补办了一批长期应办未办的项目手续。从目前来看,开发区领域还存在一些资源闲置、低效利用的问题。有项目入园但手续无法办理,长期无法建成达效问题;有资金沉淀没有发放到位,拖慢项目落地问题;有土地闲置,获批土地长期未建设的问题;有基础设施规划不到位,建成不能利用的问题;有企业长期停产无法生产,占用生产要素的问题;有部分园区(区块)发展效益差,政府投入资源要素多但产生效益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起底整治工作,全面摸清全区开发区内闲置资源要素底数,将制定工业园区控制性指标,提升入园项目准入门槛;对部分园区进行再优化、再调整,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盘活园区内的存量基础设施,盘活停产企业、停建项目占用的闲置资源,加快开发区闲置资源向现实生产要素的转变,促进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二、主要内容
《方案》总体分为起底范围、工作任务、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组织保障等5个部分。
一是起底范围。我们对前期开发区以案促改发现问题以及园区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明确了起底的方向和任务。将全面起底2016年以来全区开发区待批项目、沉淀资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停产企业和停建项目、园区各项指标方面情况。待批项目方面,全面摸清开发区领域未开工项目及在建项目的待批事项底数,逐一明确具体审批权限责任部门、审批受理情况、完成时限;沉淀资金方面,全面摸清开发区领域沉淀资金底数,掌握资金结构、来源、余额、性质、使用、所属年度情况,按要求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土地利用方面,全面起底开发区领域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情况,按要求分类施策,推进消化处置;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方面,全面起底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渣场、标准厂房、集中供热、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推进闲置的基础设施、“半拉子”基础设施工程盘活利用;停产企业和停建项目方面,全面起底开发区停产企业、停建项目情况,起底工业园区僵尸企业、僵尸项目占用生产要素情况,建立台账,明确盘活时限,按期推进盘活工作;园区各项指标方面,全面起底园区(区块)各项经济运行指标,起底园区内已建成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及容积率等各项指标。
二是工作任务。对起底情况进行台账式管理,明确整改责任部门、整改时限、整改方式,分类推进整治工作,并建立长效整治机制。
对于开发区内的待批项目、沉淀资金、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前期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通过开发区以案促改工作已经整治了一批突出问题。办理了一批长期应办未办的项目手续。追缴了一批资金。解决了一批土地资源要素低效利用问题。此次继续配合相关大起底工作全面起底,全面整治开发区领域此类问题。
对于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目前起底了2016年以来全区工业园区建设的616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初步梳理发现其中有118个为手续不齐全项目,31个为长期未建成、建成未投运项目。涉及手续不全、未建成的项目,将按照待批项目大起底方案进行分类处置,按时办结;涉及“半拉子”工程、建成未投运的项目,按照“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资产盘活利用。
对于停产企业,初步摸底全区开发区内共有696家停产1年以上的企业,正在摸清其中属于长期停产、无法再生产的企业名单及僵尸企业的名单,下一步将按照“一企一策”推进整改工作,通过协调解决企业出现的困难,推进企业以转产、转让、租赁等多种模式盘活;针对长期停建项目、僵尸项目占用资源要素问题,通过腾笼换鸟、合作开发,资产盘活、转产、转让、拍卖等多种模式盘活。
对于园区的控制性指标,主要起底各园区项目的亩均指标情况,制定各工业园区控制性指标,作为项目准入的前置条件,提升入园项目的质量。针对入园项目少、亩均产值低、入驻企业少的工业园区(区块),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发展效益差的工业园区(区块)进行再整合再优化;针对园区内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及容积率等各项指标较低的项目,要建立倒逼腾退机制,通过转让、拍卖、合作开发等模式实现腾笼换鸟。
三是时间安排。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自2022年7月开始至2022年12月结束,分3个阶段进行。宣传动员阶段,已经在7月份召开了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安排部署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排查摸底阶段,8月份完成全区开发区起底工作,要求各盟市制定落实方案,全面起底并建立自查工作台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自查工作。集中整治阶段,联合相关部门及各盟市,根据问题台账制定整治措施,明确整治时限,全力推进整治,年底前完成集中整治工作。针对长期停产企业、僵尸企业和僵尸项目、园区基础设施的“半拉子”工程,争取在年内盘活、解决一批,力争3年内全部盘活。
四是工作要求。明确了各盟市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提出要强化督导检查工作,建立督导通报机制,对整改进展慢、完成质量差的地区要进行通报,确保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五是组织保障。自治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全面指导工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务厅按照职能职责负责指导督促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
开发区的节约集约发展事关全区产业转型升级、事关全区经济平稳增长,在盘活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提升开发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开发区产业集聚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力争到2022年底,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大幅度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亩均效益。
一是要充分摸清底数。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对接,摸清开发区各类问题底数,对自查不到位的盟市,要求“补课”“返工”,做到“全覆盖”“零死角”,高效全面完成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起底工作。
二是要精准施策整治。根据起底的问题台账,精准制定盘活、处置措施,对于复杂的问题,将“一企一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整改节点时限,按时保质完成整治,杜绝整改“走过场”。
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整治。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工业园区管理的意见》,解决开发区在土地、资金、人力资源、数据等要素闲置和项目准入、基础设施、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修订《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对工业园区的考核,提升全区各类工业园区发展积极性。制定工业园区项目控制性指标,强化园区准入门槛,杜绝项目低效利用土地等资源;制定工业园区动态管理机制,对效益差的园区进行再调整、再优化,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总之,我们将以此次“大起底”工作为契机,通过全面摸底查找问题,深入整治促进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开发区的内生动力,推动开发区在全区节约集约发展中“打头阵、当主攻”,在招商引资、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大起底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1.人民网:我们注意到自治区在2021年11月起到2022年上半年开展了开发区以案促改工作,针对全区开发区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土地管理、选人用人、管理体制、营商环境等6个方面问题开展以案促改,能否介绍一下开发区以案促改工作成效,及如何与此次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衔接?
杨茂盛:2021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发区领域腐败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刻汲取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在全区开发区范围内开展了以案促改工作,主要目的是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开发区以案促改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高位推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各盟市、各部门密切配合,较好地完成了问题自查、实地核查、分析研判、集中整治、验收督导等一系列工作,共发现2208个问题,到7月底已完成整改99%。通过以案促改,追缴了一批土地出让金、欠缴税款、违规出借挪用资金,办理了一批长期应办未办的项目手续,盘活了一批闲置土地、违规占用土地,兑现了一批政府未兑现的承诺事项,落实了一批长期应到位投资补助资金,纠正了一批机构设置不规范、超职数配置干部问题,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问题,形成了一批利于开发区长远发展的制度机制。
此次开展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主要目的是起底整治园区内资源要素闲置、低效低质利用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是对以案促改工作的一次深化。一是我们将以案促改中一些需要长期整改目前未销号或阶段性销号的问题纳入此次的大起底工作进一步整治。二是此次我们起底的重点方向,是根据以案促改工作总结分析得出的。开发区是各类要素积聚的集聚区,通过以案促改工作,大大优化了开发区营商环境。此次通过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相信将极大提升开发区节约集约发展水平,以现有资源水平取得更大发展成效。
2.央广网:我们想了解一下,目前这项“大起底”工作的进展情况。
沈鹏:《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方案》是8月5日印发的,但在之前的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题会议中就提出开发区要在自治区节约集约发展上“打头阵、当主攻”。我们在7月份对全区的僵尸企业、僵尸项目进行全面摸底,调度了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这些工作为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立即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的部署,于7月20日召开开发区领域大起底大整治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向各盟市分管工业副盟市长及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部署开发区“大起底”工作。截至目前,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停产企业、停建项目、园区各项指标的摸底工作已初步完成。
3.内蒙古电视台:刚才在介绍中提到要建立开发区长效机制强化整治,可以详细介绍一下情况吗?
杨茂盛:我们将以此次“大起底”工作为契机,结合前期以案促改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全面加强开发区的管理,提升开发区资源要素利用水平,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我们拟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工业园区管理的意见》,对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管理、资金利用管理、项目准入、基础设施、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管理水平。
二是修订《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导向,对不符合评价导向的园区一律不得评优,将引导工业园区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亩均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绿色转型、大力招商引资、勇于争先进位。对于发展水平好的重点工业园区,将进行资金支持。
三是制定工业园区项目控制性指标,明确各工业园区新建工业项目的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容积率等准入标准,达不到的工业项目不得入园,强化园区准入门槛,解决园区招商长期存在的“捡到篮子都是菜”问题,杜绝项目低效利用土地、水、电、气等资源要素。
四是建立工业园区动态管理机制,将发展效益差的园区(区块)调整出工业园区序列,不再给予资金、土地方面支持,不再给予政策倾斜;对新设立的工业园区提出要求,达不到相应指标的,不纳入工业园区序列,不能享受相关政策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