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聚力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五大任务”落实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07 10:14 

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人民的深切关怀,对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担当、新作为的殷切期望。作为基层干部,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嘱托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
  以生态为底色 推进绿色发展
    赤峰市敖汉旗古鲁板蒿镇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深入实施全域绿化行动,把提升绿色生态功能摆在首位,分类施策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认真落实林草长、河湖长制;严格执行舍饲禁牧要求,实现绿色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相协调;全镇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推进人工造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发动村民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不断扩大林地面积。2023年,全镇植树造林9935亩,其中退化林分改造修复6630亩;完成牧草种植面积3万亩,种草面积19万亩。持之以恒推进防沙治沙,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敏感脆弱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监管、守住底线,切实扛牢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政治责任。
  提升治理体系 筑牢安全屏障
    古鲁板蒿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先导性、根本性要求,通过严密组织体系、聚合社会力量、完善参与机制,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社会治理体系。结合全镇实际,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全镇共设立村党总支11个、党支部1个、产业合作社党组织2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目标任务,加强下派村第一书记、民警村官等,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实现党的基层组织派驻指导工作全覆盖。加强村两委班子后备人才储备工作,确保各村至少有1-2名35周岁以下的后备干部。认真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实行“四议两公开”决策制度,发挥了村级平台“通达民情民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完善普法工作制度,做到有专人负责,妥善平稳处理突发偶发事件,把所有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序有效推进开展普法工作。不断探索创新“互联网+信访”“网格化+信访”以及信访大数据深度应用等新模式新手段,进一步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能源小镇
    古鲁板蒿镇位于有“全球环境五百佳”“中国天然氧吧”之称的敖汉旗西北部,长期以来,全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壮大了畜牧养殖、水稻种植等支柱产业。为确保绿色生态、健康低碳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古鲁板蒿镇开始在智慧新能源产业上谋求突破,着力打造文旅休闲田园综合体为亮点的特色小镇。积极与发改、自然资源、林草等多部门沟通,认真学习吃透政策,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动向和能源资金投向,明确项目资金争取重点,精心筛选上报项目,提高对上争取资金工作水平。土地要素强化保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摸清存量用地家底,经归集和多家新能源企业多次踏勘,全镇有土地面积44740.16亩适合建设风电场,通过抓住国家鼓励清洁能源发展和东北电网加强多能互补的有利时机,加快风电场、光伏电站基地、“新能源+农牧业”产业示范基地和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
  扩量提质增产 推动农牧业发展
    古鲁板蒿镇以“保特、创优、增效”为目标,以肉牛、小米、设施农业为主导,全力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成监测高标准农田的智慧农业中心,实现农业生产智慧化、管理数字化、农产品流通网络化、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个性化,进一步形成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农业生产大格局。扎实推进品牌建设,通过监管企业标准化生产提升特色农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逐步形成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绿色杂粮生产基地,创立“八千粟”“敖苇一品”小米品牌,进一步提高地标产品知名度及农民受益度,形成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打响敖汉小米品牌。通过引进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延长产业链,把充满乡土气息的小米、蜜瓜等农产品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增加务工就业岗位。以项目为支撑,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和特色产业园区为示范,全力推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全镇实施万头牛、万亩优质谷子、万亩甜菜等新建项目16个,农牧业续建项目2个,不断推动农牧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的趋势发展。
  强化招商引资 力促经济发展
    古鲁板蒿镇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从优化政务环境、执法环境、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下好优化营商环境“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积极争取污水供热管网改造、小城镇建设等各类基础设施改造资金,切实改善镇区面貌,不断提升镇区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完善古鲁板蒿镇文化广场、综合文化场所等硬件设施,繁荣发展镇区商贸娱乐等三产服务业,让外地朋友“居有所享”、本地村民“住无所忧”。持续转变行政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精准执法,因案施策、分类监管,防止简单处罚或放任不管,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经营负担,为企业营造包容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依托紧邻305国道等区位优势,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厚植绿色优势,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鱼米之乡”新蓝图。
   推动民族团结 营造和谐氛围
    近年来,古鲁板蒿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加强和完善组织领导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的关键。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政“一把手”牵头抓总、亲自部署,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岗位负责人和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民族工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纳入镇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实绩考核、纳入镇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引导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通力合作,以强大合力有效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整合资源开展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理论宣讲,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对民族政策理论、民族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宣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信息来源: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轮播图预览: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