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靶向整治为“指尖”减负、为基层赋能

分享到:
【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1 09:18 

近年来,电子政务平台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行政工作和为民办事的效率。不过,有的地方在政务电子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信息平台多、工作群多、数据重复申报、过度“留痕”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加重了基层负担。今年以来,市委网信办聚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部署,制定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相关工作措施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指尖”减负,首先是数量减下来。今年3月,针对反映最多的“政务APP多、群组多”问题,市委网信办把中央和自治区基层减负的原则变成可操作的具体细则,出台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十个不得”监管措施。如,不得强制推广下载政务应用程序,不得限定用户安装使用频率,不得强制要求定期登录,不得强制推广政务公众号,不得在工作群组中脱离工作实际强制要求打卡接龙、即时响应等,督促各政务服务部门严格落实主管主办责任,持续开展信息资产排查清理,确保底数清楚、功能明确、切合实际,把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指尖上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

在排查过程中,市委网信办会同市大数据局、市政务服务局等主管部门对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的政务应用程序,要求主管主办单位及时关停注销,整合功能,依法依规迁移、处置数据,防止数据泄露及流失。对已注册运营政务公众账号,要严控数量,加强内容建设和运营管理,及时更新信息,防止“僵尸”账号存在。

目前,全市清理解散的公务工作群组3600余个,合并关停政务APP2个。

减负效果好不好,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

“最直观的感受是工作群少了,手机上只保留了必需的工作群和APP,再也不用担心手机响个不停。”集宁区新华街街道商贸社区负责人张嘉庆说,在“指尖”减负工作带动下,多头填报、乱摊派指标、简单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强推工作任务等形式主义明显减少,基层可以“静下心来干实事”,服务群众的质量也提升了。

“指尖”减负,既要做好减法,也要善做加法。市委网信办靶向发力,加强市级层面统筹规划,将减负瞄向政务APP统筹规划和建设审批阶段,会同市大数据局、市发改委将新建、改建或者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的政务应用程序全部纳入信息化项目审批范围,开展立项审核和前置审查,审核“六个是否”(是否符合信息化数字化规划、是否与已有政务应用程序存在功能交叉重复、是否能作为功能模块嵌入到已有政务应用程序、是否能与相关政务应用程序项目进行业务协同、是否满足数据管理和共享要求、是否存在打卡签到、积分排名、在线时长展示等强制使用功能),从源头上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委网信办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下一步,市委网信办将会同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全市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建设、使用、安全管理情况的抽查评估,开展情况通报,推广先进做法。对于发现的突出问题,市委网信办将提出整改意见和问责建议,及时向监督贯通协调平台报送问题数据清单,督促整改纠正。如,发现违规违纪、严重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将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轮播图预览: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