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文化
发布机构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文  号 内文旅建议字〔2023〕30号
成文日期 2023-06-15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文化
发布机构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文  号 内文旅建议字〔2023〕30号
成文日期 2023-06-15

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40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02 17:51 
分享到:
【字体:  

邬君明代表: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您提出的第408号意见由我局负责主办。经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通辽市位于我区东部,地处以西辽河一级支流新开河为中心的科尔沁沙地腹地。这里作为沟通南北,连通东西的重要地理通道,兼收并蓄是其考古学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考古成果丰硕。2006年以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聚焦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新石器及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工作。近年来考古发掘充分证明了西辽河流域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西辽河两岸已发现400多处文物遗址,兴隆洼遗址、哈民遗址、二道井子遗址、宝山辽代墓葬、耶律羽之辽墓、吐尔基山辽墓分别荣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通过一系列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结合有针对性的考古调查,国内学术界已经初步搭建起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二、与周边地区关系。通辽地区与赤峰地区唇齿相依。赤峰地区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直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影响都波及到通辽地区。依据赤峰地区已知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与通辽地区未知的考古遗存的共存关系,可以为通辽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断代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近年来西辽河文明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2018年出版《哈民玉器研究》;2020年发表《内蒙古库伦旗小奈林稿遗址发掘简报》;2022年发表《内蒙古巴林右旗乌兰图嘎遗址》《内蒙古松山区彩陶坡遗址》。

三、自治区支持指导。自治区文物局一直十分重视通辽市的文物工作,近年来在文物保护、考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指导支持,安排专项资金6300余万元,对库伦三大寺、萧氏家族墓、韩州城遗址、哈民遗址等一批文物遗址开展本体保护、壁画修复和安防等维修工程。由于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2023年,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自治区文物局主要领导,赴国家文物局对接文物保护工作,希望将哈民忙哈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名单,将西辽河文明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自治区文物局将安排内蒙古考古研究院在保障其他主动性考古项目和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按时完成的情况下,调配人力积极开展通辽境内先秦时期考古工作,积极申报主动性田野考古发掘项目,协调辽宁等东北地区考古及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以重点河流为中心的区域性考古调查工作。二是积极申请国家层面的重点课题项目,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工作。三是自治区文物部门在通辽地区开展配合基本建设等考古工作中,邀请地方文物部门参与现场发掘,以便培养通辽地区的业务骨干,为今后通辽地区的考古工作打下基础。四是进一步提升全区文物保护专业水平,切实解决内蒙古地区各盟市文博人才匮乏的问题,我局将于2023年6月在赤峰市举办全区田野考古实践培训班,届时我局将按照培训对象要求,邀请通辽市旗(县)、区符合条件的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培训,逐步夯实我区文博行业的基层人才队伍。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15日  





信息来源: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