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支付为民 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庆旗作主题发布。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高智、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长陈敏、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包铁军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支付为民 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李庆旗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对金融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治区金融行业有关支付为民、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一、全区支付体系高效稳定运行,有力支撑国民经济资金循环。
支付体系是我国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近年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秉承“支付为民”“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坚持支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初心不动摇,组织全区金融机构统筹推进支付服务普惠进程,让支付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全区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支付系统安全生产无事故,共处理业务8.4亿笔,金额47.9万亿元,处理金额达同期GDP的33倍,有力保障了社会资金安全高效运转。
二是支付服务民生效能日益彰显。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以“云闪付+助农金融服务点”等服务方式,持续优化农牧区支付服务供给,保障农村牧区支付服务覆盖率,在全区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移动支付服务体系,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广泛覆盖交通、医疗、购物、餐饮等便民消费领域,助农金融服务点村级行政区覆盖率99.82%,极大便利了城乡居民的日常支付。
三是老年人支付便利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出台暖心、贴心的适老支付服务政策,满足老年人支付服务需求。目前,全区近九成银行网点助老设备齐全,建立了老年人“绿色通道”,16家全国性银行、2家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推出了老年版手机银行。
二、全面落实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措施,惠企利民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关于金融机构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惠企利民的工作部署,将推动金融让利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精心安排、全力推动。
一是提早谋划,摸清底数。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的要求,及时将相关工作纳入2021年工作要点,并在年初全区工作会议中进行部署。组织全区人民银行对小微企业支付结算需求、成本,以及银行和支付机构服务收费现状进行调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鼓励银行机构先行先试,积极行动,率先减费让利,主动降低市场主体支付成本。
二是稳步推进,抓好落实。指导督促辖区银行和支付机构严格按照四部委《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明确任务清单,按期完成收费自查、价格公示、小微企业识别、系统改造等过渡准备工作。加强政策传导,就减费让利工作的落实难点及工作进度进行指导,确保降费政策如期实施。
三是强化督导,务求实效。7月至10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5次政策落实情况摸底督导。10月以来,全区各级人民银行共对133家银行708个网点开展督导和实地走访。据统计,辖内124家银行提前启动了降费工作,已减免各类支付手续费累计9900万元。目前,全区涉及相关业务的190家银行、29家支付机构已于9月30日全部正式落地执行支付手续费降费政策。降费政策实施首月,累计减免支付手续费约1500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1万个。
三、统筹银行账户服务优化和风险防控,助力营商环境改善。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焦群众关切的账户服务需求,统筹推进账户服务优化和风险防控工作,有力提升了银行账户服务水平,更好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
一是强化政银合作。组织辖区银行机构按照自愿申请原则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由签约银行代办营业执照,实现企业申请注册与开立银行账户业务联办。截至10月末,全区已签约银行代办网点1200余个,覆盖全区12个盟市,通过代办网点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2万余张、开立银行账户6700余户。在此基础上,指导商业银行积极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推动商业银行预约开户入驻自治区企业开办“一网通”平台,目前已有中国银行、自治区农信社等5家银行机构完成接入,覆盖全区3400余个银行网点。加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广,鼓励银行积极配备电子营业执照识别机具,为持有电子营业执照的企业办理开户业务。截至目前,全区近五成银行网点已具备受理电子营业执照条件。
二是深化风险防控。深入开展涉赌涉诈资金链治理工作,建立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资金链”综合治理机制,完善警银快速响应机制,结合断卡行动开展“一人多卡”、睡眠卡清理整治,做好涉案账户倒查和分析,强化技防体系建设,提升打防质效。今年以来,累计排查1.8亿户银行存量账户,对其中17万户银行账户采取管控措施,在公安查冻扣前主动拦截交易2000余笔,涉及金额1600余万元,对非法买卖账户的70余个单位和个人实施金融惩戒。
三是推行分级分类。指导账户自律机制出台账户分级管理指引和非柜面业务管理指引,推行小微企业简易开户,从核实客户非柜面业务开通意愿、合理确定非柜面业务开通渠道及限额、利用人脸识别强化身份验证等方面综合考虑,提供与客户身份核实程度、账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账户功能,在保证高效开户服务的同时,将风险防控重点着力于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全生命周期账户风险管理体系。
四是做好监督检查。组织全区各级人民银行对各银行网点开展常态化督查、不定期暗访,提升优化服务质量。同时,设立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两级账户服务投诉热线,畅通银行账户服务问题反映渠道。在对银行结算账户开户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99.63%的企业和个人对开户服务表示满意,说明自治区整体开户便利度较好,能够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下一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将深入践行“支付为民”理念,密切跟踪关注减费让利政策落地实施情况和效果,深化银行账户风险防控和服务优化工作的统筹推进,严厉打击支付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不断丰富支付产品供给,持续提升支付服务的可得性,切实加强支付清算业务连续性管理,确保社会资金流转畅通,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支付为民 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请问银行业在落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费方面有哪些举措?效果如何?
高智:今年6月份,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有关要求,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高度重视,建立了专项工作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降费工作。在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的指导下,我行全力推动各项惠企金融政策落地见效,不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降低市场主体资金成本。一是进行系统改造,自动减免费用。为确保降费政策落到实处、不漏一户,我行在总行层面进行了系统改造,由系统进行甄别判断,对于符合条件的客户交易自动免收手续费。二是及时进行价格公示,强化惠企政策宣传。为使更多市场主体了解并享受到降费优惠政策,我行第一时间将优惠后的收费价格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公示,同时,及时向全体员工进行政策宣导和培训,确保每个基层网点、每位一线员工都能正确掌握监管及总行各项规定,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实到基层机构和一线员工。通过员工朋友圈、网点海报、折页、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多渠道宣传降费措施。三是扩大减免收费范围,延长优惠政策时间。在四部委要求的基础上,我行一方面扩展了减免的业务种类,对于持我行中银单位结算卡办理ATM机存取款及转账汇划业务长期免收手续费,另一方面在3年减免期的基础上,长期取消了收取支票工本费、挂失费以及本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工本费和挂失费。降费政策实施首月,即减免支付相关费用340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万户。初步测算,预计每年将为我行客户减免支付手续费约4200万元。
下一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将积极发挥国有大行担当,持续做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费工作,以金融的力量助力市场主体成长,支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前期,一些省市群众反映商业银行存在“开户难”“开户慢”现象,同时,当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请问李庆旗副行长,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在解决“开户难”“开户慢”问题以及账户风险防范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庆旗:谢谢您的提问。账户是社会经济活动资金往来的基础,近年来,涉赌涉诈资金链治理和“放管服”改革等对银行账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账户管理面临风险防范和服务优化的双重压力,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一方面不断加大防赌反诈的工作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账户服务,推动优化就业环境和营商环境,努力实现开户便利度不减、风险防控力度不减,优化服务要加强、账户管理要加强,“两个不减、两个加强”总体目标。
一是实施银行账户分级分类管理。今年以来,我们指导账户自律机制出台了账户分级管理指引和非柜面业务管理指引,在保证“应开尽开”的同时,根据风险情况将个人和单位账户划分为不同等级,对各等级账户采取相应的限制账户功能和额度等防控措施。对于非柜面业务,从核实客户开通意愿、合理确定限额、加强人脸识别等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非柜面业务管理,减轻开户环节压力。目前,自治区已有100余家银行机构相继实施了账户分级分类管理,结合客户身份、职业、年龄、交易需求等特征来综合判断客户风险,提供与客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账户功能。
二是注重科技赋能。指导银行机构根据涉案账户风险特征,通过不断完善风险监测模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等方式,扩展客户身份识别渠道,提升风险监测的精准度。今年以来,全区银行机构新建或优化账户风险监测系统、功能模块379个,139家银行登录手机银行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101家银行登录网上银行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异常交易监测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鼓励银行机构主动探索与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接入政府服务平台、实施账户开立“一站式”办理,努力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已有中国银行、农信社等5家机构接入了自治区企业开办“一网通”平台。
三是开展专项治理。组织全区银行机构持续对一人多户、睡眠账户等进行清理排查,累计清理问题账户1300万户,有效降低存量业务风险。组织开展涉案账户倒查、关联账户排查,今年以来,向公安机关移交可疑线索800余条,最大程度守好百姓的“钱袋子”。组织全区各级人民银行开展账户服务质量暗访,督促银行机构通过线上线下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办理时限以及账户服务监督电话,切实提高账户服务透明度和服务水平。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银行业在优化小微企业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支付服务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陈敏: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的具体指导下,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不断深化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招商银行科技优势,持续打造线上化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高质量发展。
企业方面,我行推出包括账户服务、支付结算、融资服务、外汇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对公业务场景,通过业务全流程的订单化管理,依托企业网银和企业APP两大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线上一体化服务。一是推出薪福通、发票云等薪酬、人事、财务、福利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二是利用企业网银、企业APP两大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快速收款、结算服务,在满足企业便捷收付款需求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资金结算服务。三是将票据结算、承兑、贴现、票据池、质押、转贴现、再贴现等票据全产品统筹到“票据大管家”平台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实现快速办理、快速到账。截至2021年9月,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企业网银用户1.2万(其中76%为中小型、微型企业),企业APP用户达0.92万(其中88%为中小型、微型企业),为辖区内近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结算服务。
老年人支付服务方面,今年以来,我行积极落实支付服务适老化工作要求,一是我行优化了网点布局,在网点增设老年专区—“丰润专区”,配备了各种助老设备,例如轮椅、老花镜、血压计、医疗箱等,根据网点实际情况,增加无糖饮品、无糖饼干、报纸、养生杂志、象棋等个性化服务。二是在确保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主动为因特殊原因不能亲临网点的老年人、患病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另外,我行手机银行APP上线了老年大字版,老年客户可通过设置开启大字版功能,更加方便老年客户阅读和使用。三是通过厅堂小讲堂、进社区宣传等方式,做好网点适老支付服务宣传,金融知识教育宣传与智能应用知识普及,宣传防范电信诈骗、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等方面知识,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央广网内蒙古频道记者:移动支付极大便利了城乡居民的日常支付,请问李庆旗副行长,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在推动县域、农牧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庆旗: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聚焦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辖区实际确定“市、县、农牧区三级分类规划”工作思路,协调整合市场主体资源靶向发力,重点推动县域农村牧区移动支付服务提质增效。在地市,指导银联内蒙古分公司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同自治区财政厅、卫健委、税务局、医院及热力公司合作,实现“云闪付”APP非税缴费业务,上线“内蒙古健康码”、社保缴费、29家重点医院线上挂号缴费及多盟市水、热力及燃气缴费业务,并推动“蒙速办”APP开通银联二维码支付功能。在县域,完成72个旗县移动支付示范县建设,在此基础上,大力建设4个引领县,启动引领县营销活动。此外,在大型牲畜交易市场及粮食收购领域持续推广“福农通”,提升农资、牲畜等场景产销服务水平。在农牧区,因地制宜推动移动支付下沉县域农村牧区,以“云闪付+助农金融服务点”等服务方式,持续优化农牧区支付服务供给。指导银联内蒙古分公司搭建“服农助牧平台”,对全区助农金融服务点进行统一管理维护,通过数据统计服务及专项促销活动,提升了服务点与农牧民参与度。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记者:请问,在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移动支付便民普惠工程具体有哪些举措?效果如何?
包铁军: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人民银行的具体指导下,银联内蒙古分公司以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为切入,深挖群众支付领域痛点,打出乡村振兴“支付牌”。
一是助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向县域延伸,围绕百姓生活刚需场景,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金融服务,打通覆盖百姓衣食住行的全场景支付服务,盘活全区60个县域移动支付示范街区、1万余个惠农站,拓展县域小微商户近30万户。二是丰富拓展助农支付产品与惠民服务。联合涉农银行实现全区1.1万个行政村取款、转账、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今年1-10月,银联网络转接助农支付业务450.3万笔、190.4亿元,交易规模是2015年实现“助农金融服务”全覆盖时的7.3倍。针对农副产品收购场景支付结算需求,推出“福农通”业务,通过智能POS终端快速完成银联卡收付款操作。打通农产品在线销售上行通道,通过云闪付商城“内蒙古味道”馆,结合直播带货、银行卡权益等新模式,推进全区12个盟市47个品牌200余款扶贫产品接入平台,年销售量近800万元。三是面向涉农主体推出“乡村振兴卡”特色产品与服务,持卡人可享受结算、支付、农资购买等方面的优惠,叠加免费农技、医疗咨询及涉农意外保险等多项服务。推动银行免除工本费、开户费、卡片年费、跨行及异地取款手续费等多项费用,平均每张卡每年为持卡人节约200元费用。目前,全区5家银行累计发卡达54万张。
下一步,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将发挥优势,加快金融科技赋能“三农”,完善农村支付受理环境,为农村消费提质增效增动力添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