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19-09-18 18:23
分享到:
【字体: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于9月18日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副主席欧阳晓晖介绍了内蒙古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自治区民政厅厅长邓月楼,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那炜清,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荣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昀祥主持发布会。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韩昀祥


主持人韩昀祥: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2场——内蒙古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专场发布会。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自治区副主席欧阳晓晖,自治区民政厅厅长邓月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那炜清,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荣,请他们介绍内蒙古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区和区内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首先,请欧阳晓晖副主席做介绍。

自治区副主席  欧阳晓晖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

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自治区副主席 欧阳晓晖

(2019年9月18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衷心感谢大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把加强社会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保底层,积极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全力推进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70年来,自治区社会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企业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障,从企业单一责任到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责任共担,从城镇到农村牧区,从城镇职工到城乡居民的重大转变,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统筹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参保人数大幅增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实现了从城镇到农村牧区,从企业职工到各类人员,从就业群体到全体居民的拓展。截至2019年8月底,全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6.3万人,是1986年制度建立之初2.6万人的233.2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5.2万人,参保率达到98.4%,较2012年制度全覆盖之初提高了5.6个百分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22811户、139.8万人,参保登记率达到了100%;参加工伤保险人数由1997年启动初期的36.4万人增加至33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987年的110万人增加到260.2万人。

二是待遇水平持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五连涨”,人均养老金水平由1986年的32元/月提高到2019年的2613元/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55元增长到现在的128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90.5元,较2012年提高了27.4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人均待遇支付分别为工伤职工伤残津贴2843元、生活护理费1690元、供养亲属抚恤金1623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大幅度提高,由2004年的统筹地区上年度平均工资的52个月调整为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从1987年的30元/月提高到1548元/月,增长51.6倍。同时,2014年以来,为援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援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的政策,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岗补贴,全区累计向5362户企业补贴13.87亿元,惠及职工142.64万人。

三是社会保险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改善服务环境、优化办事流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等措施,显著提升了经办服务水平,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目前,已建立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为参保单位和群众广泛开展社保登记、待遇支付、政策咨询等服务。同时,全面推广社会保障卡应用,建立203个即时补换卡业务服务网点,实现旗县区全覆盖。截至2019年8月底,全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2009.7万人,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社保服务。

二、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努力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保障群众就医需求、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自治区按照国家制度设计,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从1999年开展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开始,经过20年的实践探索,现已经建成了以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大额医保、大病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全区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同时,妥善处理整合前的特殊保障政策,扩大医保目录范围,使原新农合目录内容扩大到2600多种,报销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参保人群待遇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

二是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全覆盖,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为1.4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切实减轻群众大病医疗负担。同时,积极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先后分两批将53种谈判药、抗癌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有效减轻了患者家庭重大疾病医疗费用支出造成的经济负担。

三是大力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建成了省级一体化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平台,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区共有203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院,实现县级行政区全覆盖。将外出农牧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纳入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范围,参保人员可通过多种方式办理异地居住、转诊转院备案手续,持社会保障卡可实现区内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仅今年以来,全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就达到10.69万人次,结算金额26.23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出15.23亿元。

四是保障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逐步增加,截至2019年8月底,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67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统筹层次逐步提高,统筹单位由原来基本以旗县为单位提高到以盟市为单位(12个盟市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待遇水平稳步增长,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比制度建立之初均提高了25个百分点左右。

三、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好兜底民生保障

社会救助是维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关系困难群众安危冷暖,是兜底性的民生工程。自治区从1997年建立并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不断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区已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为主要内容的“8+1”社会救助体系,救助标准不断提高,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日益提升,实现了传统社会救济向现代社会救助的历史性跨越。

一是救助机制更加完善。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救助部门工作协同,按照分工负责、部门联动、协同推进、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救助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制定办理流程,明确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扎实做好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努力为救助对象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救助服务,有效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的“救急难”作用。

二是救助对象更加精准。强化救助对象的精准认定,进一步优化指标设置,推进形成高效的部门间数据共享、核对工作机制。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建制之初的6.8万人增长到37.84万人,保障覆盖人数增长5倍;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建制之初的40万人增长到126.39万人,增长3倍多;全区共救助供养农村牧区特困人员8.24万人,较2004年救助供养人数4.2万人增长近1倍;救助供养城市特困人员1.11万人。

三是救助标准更加合理。进一步规范救助标准制定和调整工作,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和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最初的月人均24元增长到2019年月人均692元,增长近29倍。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最初的年人均365元增长到2019年年人均5914元,增长16倍多。农村牧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达到年人均9727元,较2004年人均870元增长11倍多。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达到年人均14304元,较2007年人均1945元增长7倍多。

四是救助合力更加突显。注重发挥专项救助合力,解决群众多方面困难。2013年以来,中央和自治区累计拨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资金435.17亿元,年均救助城乡低保对象176.76万人、特困人员9.98万人、受灾群众263.8万人次。2013年至2018年,累计实施医疗救助912.53万人次、临时救助187.35万人次。困难群众用水、用电、使用燃气、冬季取暖等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事项都得到了制度保障。

五是助力脱贫更加有效。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在率先实现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对象、管理、信息衔接基础上,持续推进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对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实现脱贫的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实施政策性兜底脱贫;脱贫攻坚期内,为防止返贫,纳入农村牧区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标准后,给予12-24个月的“渐退期”。目前,全区农村牧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人数44.15万人。

四、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福利是保障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社会保障“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利制度逐步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福利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步搭建起以权益保护、津贴补贴、福利服务、社会优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是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实现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全覆盖,100岁以上老年人津贴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至600元。2018年,全区共为52.3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5.93亿元。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2018年在全区实现全覆盖,年内投入资金6268万元,为445万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2018保险年度共计理赔7062件次,累计赔付1956.6万元。

二是完善儿童生活福利制度,将孤残儿童基本生活养护补贴提标纳入六项民生指标,2010年以来先后6次提高孤儿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2019年全区孤弃儿童集中养育补贴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530元;分散供养补贴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288元,较2013年分别增长24.1%和27.8%。建立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困境儿童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对2.4万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和4.5万困境儿童实现了实名制动态管理。

三是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年均惠及近50万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2019年再次提高至每人每月100元。2019年全区月均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员达到26.44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人员达到25.8万人。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群众期盼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强烈冲击,对我们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要介绍到这里。真诚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支持社会保障事业,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问答环节


人民网  记者


人民网记者: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作为承担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重要部门,请问民政部门在发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自治区民政厅厅长  邓月楼


邓月楼:近年来,全区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具体部署要求,聚焦脱贫攻坚,着力发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用,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确保兜底保障政策落实落细

第一,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重要指示精神,在2016年我们出台了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具体政策措施,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对象管理、信息的有效衔接。

第二,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丧失劳动能力的,重点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使其基本生活有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6月,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补充意见的通知》,在原来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保障范围的基础上,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再适当放宽低保保障范围,细化其家庭收入计算办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因残、因病、因学等原因增加的刚性支出按规定予以扣减,通过降低患重病、重度残疾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动力系数以及降低家庭照护人员的劳动收入计算标准,将符合整户纳入条件的整户纳入低保范围,不符合整户纳入条件的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第三,为巩固脱贫工作成效,2018年10月,我们建立了低保兜底脱贫的渐退政策,明确“制度建立后的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牧区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标准后,给予12-24个月的“渐退期”,经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认其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低保渐退政策8824人。

二、精准认定,扎实开展“清零”专项行动

第一,我们坚持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要求贯穿始终,在全区建立了低保综合认定标准化指标体系,形成了与自治区18个部门324项数据共享的大数据核对格局。对申请纳入低保的进行精准认定,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坚决防止“人情保”、“关系保”。

第二,扎实开展对丧失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救助兜底保障未覆盖“清零达标”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又有新符合条件的丧失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6人整户(或单人户)纳入了低保范围。

三、科学稳步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近年来,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提高”的原则,充分考虑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速、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标准等,科学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最初的年人均365元增长到了2018年底的年人均5547元,增长了14倍多。今年,我们再次提高了低保和特困人员的保障标准。

第一,全区农村牧区低保平均标准较上年提高367元,达到年人均5914元,增幅为6.6%。

第二,全区农村牧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比上年提高了1281元,达到年人均9727元,增幅为15.2%。

第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较上年提高了240元,分别达到年人均1200元,增幅为25%。

截至今年6月底,我们将3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保障范围,其中全区15.24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ロ中纳入低保8.84万人。将1.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同时,为6.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困难残疾人发放了基本生活补贴,为3.4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度残疾人发放了照料护理补贴。

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内蒙古日报记者


内蒙古日报记者:随着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在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那炜清


那炜清: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社保经办直接服务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健全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对提高经办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人社系统行风建设,社保服务经办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完善经办服务流程。推进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梳理涉及社会保险的83项服务事项,实现了申报材料、办事流程等内容的统一规范。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减少社会保险证明事项66项。今年,对6项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实现服务流程更简便、服务更优化。二是提升社保经办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互联网+经办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保险数据大集中,逐步推行网上经办、手机查询,使经办服务更加贴近百姓。内蒙古12333手机APP已开通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卡、认证服务等七大类服务事项,截至2019年8月底,内蒙古12333手机APP下载次数506.5万次,网上实名制注册人数398.3万人,网上业务经办922.6万笔。三是推动经办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建立健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的基础上,经办服务逐步向苏木乡镇、街道社区和嘎查村延伸,在3227个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城镇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为12191个行政嘎查村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并建立了社会保障卡综合服务点,让群众能够就近就地查询社会保险相关信息,基本实现“经办在基层、服务在家门”,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四是提高经办服务能力。我们持续加强经办服务窗口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今年,我们在全区社保经办服务等窗口单位开展了全员练兵比武活动,1.7万名窗口经办服务人员参加了练兵比武,通过学政策、强技能,进一步增强了经办窗口的服务能力。

社保经办连万家,为民服务无止境。虽然我区社保经办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仍是需要补齐的短板,有些保社经办服务事项还没有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还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经办服务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推动经办服务模式创新。推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综合运用和大数据应用,大力提升数据管理综合效益,进一步完善网上服务系统的功能,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优化整合服务窗口功能,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加快实现经办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全力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老百姓非常关心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请问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在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李荣


李荣:新中国成立70年来,自治区医疗保障事业经历了制度从无到有、范围从小到大、待遇从低到高的历史性飞跃。经过1999年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全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改革,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16年全区实现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区医保参保人数已由制度启动之初的120万人增长至目前的2167万人,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最初的20元增加到520元,职工和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相比制度建立之初均提高了2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85%和75%。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全区各级医保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医保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新时代医疗保障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根本遵循,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扣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这条主线,坚持“千方百计保基本、始终做到可持续、回应社会解民忧、敢于担当推改革”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医保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把进一步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夯实基础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具体实践,实现机构改革与医疗保障并行重推,全区医保工作呈现出重点任务有突破、各项工作齐发展的良好态势。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第一,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确保可持续运行。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是当前医保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基金监管体系。制定全区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文本,加强协议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鼓励举报欺诈骗保行为,让人民群众成为医保基金安全的“宣传员”“监督员”;完善基金运行分析制度,积极推进智能监控,及时有效防控和化解基金运行风险。二是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2019年4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以及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明查暗访等方式,发布典型案件,展示打击欺诈骗保成果,在全社会树立起“医保基金为人民,基金安全人人护”的监管和治理理念。为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威慑力,形成基金监管的高压态势,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成立打击欺诈骗保飞行检查组,已对8个盟市11所三级综合医院和1所民营医院进行飞行检查,年底实行全覆盖。

同时,全区各级医保部门坚持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加大参保扩面、加强基金预算管理、完善筹资待遇标准,多措并举,努力做到医保基金应收尽收、合理支出,确保可持续运行。

第二,以推进药品改革为着力点,增强医保改革联动效应

一是加强药品集中采购管理,明确采购职责,严格采购程序,强化网上采购和配送监管,推进实施自治区药品集中采购动态调整。积极参加国家组织“4+7”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扩围工作,探索建立医保基金预拨与药款直接结算制度,不断完善自治区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二是选取临床常用、价格差异较大、市场供应充足的药品开展医保支付标准试点,引导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6月份已选取头孢唑林、氯化钠和葡萄糖3个药品7个品规进行试点,预计年节约医保资金1.44亿元。三是建立医保抗癌药谈判落地调度制度,分步推进自治区2018版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大力推进总额预算下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医保支付方式,确保各地开展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不少于150种。积极做好乌海市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同步推开自治区DRG付费试点。

       主持人:时间关系,问答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感谢社会各界对内蒙古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刚才,欧阳晓晖副主席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做了总体介绍,邓月楼厅长、那炜清厅长、李荣副局长分别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媒体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请各家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面做好宣传报道。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

轮播图预览: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