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 文  号 内政发〔1998〕41号
成文日期 1998-04-17
索 引 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
文  号 内政发〔1998〕41号
成文日期 1998-04-17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经贸委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实现两大目标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1998-04-17 10:58 
分享到:
【字体: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经贸委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实现两大目 标的意见》,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七日

 

内蒙古自治区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实现两大目标的意见
    (自治区经贸委    一九九八年三月三十日)

 

    根据党的十五大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 现全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工业企业摆脱困境和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初步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两大目标,进一步推进自治区加快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 成“两大历史任务”,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区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1997年底,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268户,分布在工业、商粮、森工、城建、文教、劳改 等系统,其中工业企业228户(电力集团内部21户按1户计算),占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 业的9.31%。工业企业按规模类型划分:大型企业56户,中型企业172户;按隶属关系划分 :中直企业23户,区直企业14户,盟市企业191户(包括盟市及盟市以下企业)。这些企业199 6年底拥有资产总额862.2亿元,职工67.5万人,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3.6亿元,利税 总额45亿元,其中利润10.2亿元,分别占全部独立核算国有企业的77.58%、68.2%、74.55%、114%和1172.4%。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按好、较好、一般、差四种大体分类,一类企 业占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的14.0%;二类企业占19.7%;三类企业占36.0%;四类企业 占30.2%。
    我区从1995年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截止1997年底,自治区50户试点企业中已有 25户挂牌运营,其中大型企业19户,中型企业6户。有11户已改组为上市公司。在试点企业 中,有5户企业已被兼并或破产,其余都已完成试点方案。加上盟市组织的试点,全区试点 企业共112户。
    通过三年的试点工作,试点的目的已经达到,并摸清了关键和难点问题。在已挂牌操作 的企业中,由于理顺了产权关系,确立了企业法人制度,国有资产开始流动,为兼并重组创 造了条件;促进了政企分开,初步解决了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的问题;强化了企业管理,确 立了符合市场运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扩大了融资渠道,11户 上市公司融资额达到35.6亿元;降低了企业资产负债率,多渠道增加了资本金,并分流了 部分富余人员,同时开始剥离办社会职能。通过三年的试点工作,基本理清了影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尚未理顺,国有资产产权代表不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责任缺乏刚性约束;二是法人治 理结构的组建和运作不规范,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是试点企业大多数选 择国有独资公司形式,多元化投资主体没有形成;四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分离、分流 工作面临较大困难;五是负债结构的调整工作难以全面推开。
    1996年底,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亏损企业有108户,亏损额9.26亿元,分别占全部独 立 核算工业企业的4.41%和66.47%。其中,中直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12户,亏损2.77亿元; 地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96户,亏损6.49亿元。造成亏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长期计划 经济体制遗留的深层次问题充分暴露和显现的一面,又有企业在转轨过程中对市场经济一时 难以适应而出现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一面;既有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市场变化、资本 金不足等客观因素,同时还有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领导班子、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主观 因素。
    二、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思路和要求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全区228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剔除23户 中直企业,自治区将主要抓好205户地方企业。按照企业领导班子、资产负债、产品销路、 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等状况分类排序,自治区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骨干企业有70户,资产 、利税分别占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70%和90%以上;亏损企业有96户。按“大多数”,即70% 的比例计算,我区实现“三年两大目标”的具体工作目标是:到本世纪末,50户左右国有大 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70户左右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国 有大中型企业盈亏相抵后的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分年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目标为:19 98年44户,其中大型企业完成半数以上;1999年23户;2000年3户。摆脱困境的工作目标为 :1998年48户;1999年31户;2000年17户(到2000年实现上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脱困目标 的工作计划,包括企业名单、进度、责任单位、责任人分别见附件1、2)。
    实现目标的具体要求:
    (一)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构造国有资产的投资运营主体,对符合条件 的大企业大集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二)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在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直接融资过程中形成多元 化投资主体;
    (三)依据《公司法》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出资人制度;
    (四)企业“三改一加强”得到有机结合,效益明显提高,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基本下降到合理水平;
    (五)长期亏损企业退出市场,扭亏有望的企业稳步实现增盈;
    (六)亏损面下降到正常水平;
    (七)纺织、制糖等特困行业要初步改变面貌。
    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点:
    (一)从两个“大多数”入手,抓住关键和重点,制度创新和脱困相结合,综合治理,推 动搞好整个国有经济;
    (二)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收缩国有企业战线,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实现国 有经济向关键领域、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的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三)下决心解决重复建设问题,制止无效投资和低效投资,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调整 产业和产品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全力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
    (五)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配套改革和经济秩序整顿的力度。
    三、三年实现两大目标的措施
    (一)对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骨干企业分三年完成公司制改造。公司制改造一定要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确立法人 财产权、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体现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在公司制改造的过程中 ,切忌搞形式主义,决不能出现“翻牌公司”。
    积极推进大企业和大集团战略,构筑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对上市公司要严格 规范,必须先进行公司制改组,然后方可申报上市。
    (二)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调整所有制结构
    在分类排队的基础上,加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国有资产要有进有退,实施战略性 改组。通过吸纳法人投资、社会资本、职工投资、企业债权变股权(包括直接融资)等多种形 式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国家独资经营状况,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能够退出国有资本的企业,可以转为集体或民营企业以及不同财产组织形式、经营形式的混 合所有制企业。
    (三)搞好资本经营,增资减债
    坚持“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和“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的原则,走内 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加大企业改组调整的力度。坚持抓大放小,加快培育有市场竞争力 、有名牌产品、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企业集团。促使资产存量向效益好的优势企业 流动,实现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
    对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可望在短期内扭亏增盈的企业,要制定措施并给予必要 的支持。在金融信贷上,可采取贴现服务、买方信贷、打包贷款和“封闭贷款”等多种形式 给予支持,及时扶持企业在转机建制的基础上,启动生产,开拓市场,以实现走出困境的目 标。
    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对自身难以扭亏、难以独立进入市场的企业,应积极寻求实力强 的企业实施兼并联合。对于连续三年亏损、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企业,可规范破产。通过 兼并联合,改组一批亏损企业;通过规范破产,淘汰一批亏损企业。
    (四)大力实施名牌推进战略,加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引导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地位 ,努力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在转机建制的同时,加强市场调研,找准本企业产品 的市场定位,开发能够占领市场的拳头产品。
    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
    各地区要按照自治区纺织、制糖行业结构调整方案,抓好特困行业的脱困问题。
    (五)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强化企业管理
    深入组织贯彻《“九五”企业管理纲要》和《质量振兴纲要》,继续开展学邯钢活动。 在坚持和完善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实管理内涵,拓展管理领域,改 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要从强化管理入手,继续深化和完善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坚持 以岗定员,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特别要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制定产品销售战 略,搞活营销方式,充实和加强营销队伍。努力提高产品销售率,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资 金周转,减少产品积压,降低费用水平。
    (六)加快对外开放,广泛开展横向联合
积极引进国内外合作伙伴,引进新产品、品牌、技术、管理、资金、人才,嫁接改造老企业 。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和横向联合的步伐,多渠道引进资金增加企业资本金。
    (七)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家队伍
    切实搞好企业领导班子的整顿、调整和充实。认真贯彻《公司法》,积极探索不同类型 企业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实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必须按照《公司法》产生企业的领导机 构,主要是建立起出资人制度,成立董事会,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并形成纵向授权、责权 明确的制衡机制。要抓好厂长(经理)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改革企业干部制 度,逐步形成对经营者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的新机制,尽快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壮大。对造成企业亏损,在 改革上无动于衷、迟迟不能转变经营机制的企业领导班子一定要及时调整,该撤换的撤换, 该免职的免职。
    (八)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分开,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按照《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加 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逐步建立规范的国有股权代 表委派和国有股权管理制度。积极探索设置国有股权代表的方式,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包 括股权代表的选派、任免程序、责任权利和对国有股权代表的监督管理。同时,强化国有股 权的权益管理,严格按照“股权平等、同股同利、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分取股利。
    (九)搞好各项配套改革
    1.制定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政策措施
    制定增资减债政策,使企业增资减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按比例返还所得税,参照财政 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4〕001号)和《内 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经贸委关于抓好全区30户重点企业报告的通知》(内政发〔1 997〕5号)精神,对自治区骨干企业和重点解困企业给予扶持。各地区可根据财力情况,采 取返还部分所得税的政策,用于增加企业资本金。将地方的财政性借款、欠交的“两金”、 集中提取的折旧费及地方的“拨改贷”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认真落实冲销呆坏帐、停 息挂贷以及闲置资产出售等有关政策,多渠道增资减债。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组为公司制的,经批准其国家股红利和国有资产占用费暂不上收,全 部留在企业,补充国家资本金。
    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加速折旧,有条件的企业,折旧率可以按照《企业财务通 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达到高限。
    2.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步伐
    集中在城市内的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能,要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脱困目标的实施, 在三年内基本实现剥离。企业自办的中小学校要尽快剥离,地方政府在一、两年内全面接收 确有困难的,可先由政府接管,通过“确定基数、逐年递减、三年移交”的办法实现剥离。 企业自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托儿所、幼儿园、职工食堂、招待所、浴池等要加快剥离,有条 件的可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直接进入市场,也可交由政府和社区服务机构 承接。剥离时需要扶持的生活服务单位,企业可给予一次性补助或采用逐年递减补助的办法 ,三年剥离到位。
    3.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
    国有企业三年摆脱困境,减员是关键。要妥善安排好下岗职工生活和实施再就业工程。 建立自下而上的再就业服务体系,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要成立内部再就业服务中心(站、所), 对本企业的下岗职工负责。安置下岗职工所需经费原则上采取“三家抬”的办法,各地区可 按实际情况确定财政、社会和企业的出资比例。要广开就业门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个体私 营经济、公共工程和开发“三荒”(荒山、荒地、荒滩),通过资产重组使一部分冗员在转产 、转岗分流中得到安置,同时鼓励职工自谋职业。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促进 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分流。
    4.重点城市成立产权交易市场(中心),促使产权流动
    企业可以利用产权交易市场,出售闲置、淘汰的资产;出售企业部分法人财产或依法取 得的产权或股权;转让土地使用权。鼓励企业之间债权变股权,实现股权置换,解决资产变 现难的问题。
    5.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继续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和个人帐户制度,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都要 参加社会保险,逐步实现由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经办并向职工支付有关费用的社会化管理。
    四、加强领导,转变作风,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一)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信心
各级领导要坚定三年实现两大目标的信心,进一步理清思路,拓宽视野,提高驾驭经济工作 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从改革开放上找出路、求发展,突破重点、难点问题。
    (二)实行严格的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目标责任制
    1.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要把三年实现两大目标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 一,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企业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好这项工作。
    2.层层建立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扭亏增盈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经营者是 直接责任人和组织者,要集中精力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脱困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 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要继续实行分级负责制,各盟市和区直企业主管部门 要根据隶属关系,帮助列入自治区实现三年两大目标的70户骨干企业和96户亏损企业逐户制 定出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企业目标和自治 区、盟市、行业工作目标相衔接的责任制体系。
    3.签定达标责任状。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签定达标责任状,本着 “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分年度进行考核,视工作完成情况给予必要奖励和处罚。检 查、考核工作由自治区经贸委牵头组织,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各盟市和主管部门,也要对企 业领导班子实行相应的奖惩办法,建立起从各级行政领导到企业领导自上而下,既有压力、 又有动力,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4.各盟市和区直企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隶属关系,将列入三年实现两大目标的骨干企业 和脱困企业的工作措施、完成任务的时间、责任部门、责任人等有关落实情况和安排报自治 区人民政府备案。同时,抄送自治区经贸委。
    5.党中央提出三年实现两大项目的战略要求是关系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全社会必须共 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各有关部门都要按照自己的分工职责,积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为 我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创 造良好的环境。

 

附件1:

1998-2000年全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
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计划说明

 

    根据十五大确定的“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精 神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今年半数以上国有大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要求,特制定本计 划。
    一、按照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经认真筛选,确定 了全区70户地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由若干户企业组建的大企业或集团按1户计数)。其中 区直企业8户,盟市企业62户;大型企业35户(含已达到大型企业标准,尚未正式划型的8户) ,占地方国有大型企业的80%以上。
    二、选定骨干企业的原则
    (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处于关键领域、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并具 有较强控制力的企业;
    (二)已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的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以及实施名牌推进 和“三优带动”战略的骨干企业;
    (三)利润在百万元以上,并能够稳步增盈的企业;
    (四)符合以上条件的自治区地区国有或国家控股的大中型企业,部分已达到大型企业标 准,尚未正式划型的企业。
    三、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确定的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要求,我区现有的70户骨干企业中应有70%的企业,即50户左右到2000年初步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这样就抓住了“大多数”、“骨干”国有企业。
    四、确定在今后三年70户骨干企业全部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以确保50户大中型 骨干企业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按隶属关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分级负责制。1998 年目标为:大型企业公司制改造完成28户,超过全部地方国有大型企业的半数以上;中型企 业公司制改造完成17户。1999年大型企业完成7户,中型企业完成15户。2000年中型企业完 成3户,达到全部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8-2000年全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计划


企 业 名 称
隶属关系
企业类型
1997年进展情况
今后三年计划
责任单位
责任人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包头钢铁公司
区直
特大
 
挂牌
规范
 
自治区
           经贸委
自治区分管
           副主席
内蒙古电力总公司
区直
*大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自治区
           经贸委
自治区分管
           副主席
包头铝厂
区直
大型
 
挂牌
规范
 
自治区
           经贸委
自治区分管
           副主席
内蒙古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区直
*大型
已挂牌
规范
 
 
自治区
           林业厅
自治区分管
           副主席
内蒙古红旗化工厂
区直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自治区
           经贸委
主任
内蒙古大公实业总公司
区直
大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自治区
           商务厅
厅长
巴彦淖尔盟黄河皮革化工总厂
区直
中型
 
挂牌
规范
 
自治区
           轻纺厅
厅长
内蒙古乌拉山富兴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区直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自治区
           石化厅
厅长
内蒙古巴特罕啤酒集团公司
呼盟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呼盟行署
盟长
牙克石五九煤炭实业有限公司
呼盟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呼盟行署
盟长
阿荣旗兴源油脂有限公司
呼盟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呼盟行署
盟长
海拉尔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呼盟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呼盟行署
盟长
内蒙古通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哲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哲盟行署
盟长
内蒙古蒙古王酒业有限公司
哲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哲盟行署
盟长
通辽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哲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哲盟行署
盟长
乌兰浩特钢铁厂
兴安盟
中型
原试点企业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兴安盟
           行署
盟长
乌兰浩特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兴安盟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兴安盟
           行署
盟长
内蒙古迎晨体育服装用品集团公司
兴安盟
中型
已挂牌
规范
 
 
兴安盟
           行署
盟长
察右前旗糖厂
乌盟
中型
原试点企业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乌盟行署
盟长
凉城鸿茅集团总公司
乌盟
△大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乌盟行署
盟长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伊盟
大型
已挂牌
规范
 
 
伊盟行署
盟长
伊克昭盟煤炭集团公司
伊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伊盟行署
盟长
伊克昭盟化学工业集团公司
伊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伊盟行署
盟长
伊克昭盟亿利建材集团公司
伊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制定方案
挂牌
规范
 
伊盟行署
盟长
棋盘井水泥炼铁股份有限公司
伊盟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伊盟行署
盟长
巴彦淖尔盟河套粮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巴盟
大型
已挂牌
规范
 
 
巴盟行署
盟长
内蒙古华章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巴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巴盟行署
盟长
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巴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巴盟行署
盟长
巴彦淖尔盟磴口糖厂
巴盟
中型
原试点企业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巴盟行署
盟长
吉兰泰盐化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阿盟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阿盟行署
盟长
内蒙古太西煤股份有限公司
阿盟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制定方案
挂牌
规范
 
阿盟行署
盟长
阿拉善盟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阿盟
△大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阿盟行署
盟长
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呼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呼和浩特市众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呼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呼和浩特市化工总厂
呼市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内蒙古仕奇集团
呼市
△大型
已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内蒙古飞鹰汽车齿轮集团公司
呼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内蒙古铁骑集团
呼市
中型
 
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内蒙古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呼市
中型
 
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土左旗化肥厂
呼市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呼和浩特市水泥厂
呼市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呼市政府
市长
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包头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内蒙古九九集团
包头市
大型
国家试点,已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制酒厂
包头市
大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糖厂
包头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制定方案
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黄河化工集团公司
包头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雪鹿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哈德门金矿
包头市
中型
 
前期
           准备
制定
           方案
挂牌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达茂旗赛乌素金矿
包头市
中型
 
前期
           准备
制定
           方案
挂牌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铸造总厂
包头市
中型
 
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达茂旗联营铁矿
包头市
中型
 
前期
           准备
制定
           方案
挂牌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电子仪器厂
包头市
中型
 
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万里输送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包头市金鹿油脂集团公司
包头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制定方案
挂牌
规范
 
包头市
           政府
市长
赤峰市金厂沟梁黄金企业集团总公司
赤峰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制定方案
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内蒙古兴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市
△大型
已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内蒙古宁城老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赤峰市制药厂
赤峰市
大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赤峰市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赤峰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赤峰市啤酒集团总公司
赤峰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制定方案
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赤峰市红花沟金矿
赤峰市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赤峰市北方联合药厂
赤峰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赤峰市第一水泥厂
赤峰市
中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赤峰市长城地毯厂
赤峰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制定方案
挂牌
规范
 
赤峰市
           政府
市长
内蒙古西卓子山草原水泥集团总公司
乌海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乌海市
           政府
市长
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
乌海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已制定方案
挂牌
规范
 
乌海市
           政府
市长
内蒙古海晶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乌海市
大型
原试点企业,已挂牌
规范
 
 
乌海市
           政府
市长
乌海市焦化厂
乌海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乌海市
           政府
市长
内蒙古黄河化工集团总公司
乌海市
大型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乌海市
           政府
市长
乌达发电厂
乌海市
中型
原试点企业
制定
           方案
挂牌
规范
乌海市
           政府
市长


  注:1.“*”内蒙古电力总公司、森工集团各含21户大中型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视为2户大型集团。
      2. “△” 为达到大型企业标准尚未正式划型企业的标识。

 

附件2:

1998-2000年全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表说明

 

    一、全区1996年底共有独立核算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108户,亏损额92648万元。其中自 治区地方企业96户,亏损额64882万元;中央直属企业12户,亏损额27766万元。
    二、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国家确定以1996年底的亏损企 业数为基数。按照“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的要求,全区1996年底的96户地 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中要有70%,即67户企业到2000年走出困境,这样就抓住了“大多数 ”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
    三、1996年自治区地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有96户,其中有25户在1997年已经实施兼 并、破产,按照国家确定的三年走出困境的基期,继续统计在基数内。同时,还需要下功夫 做好有效资产的重组和启动工作。
    四、今后三年走出困境,包括基本扭亏增盈;被优势企业兼并、联合、划转、破产和资 产重组;调整所有制结构,退出国有企业序列等。
    五、96户亏损企业中区直企业5户,盟市旗县属企业91户。今后总体目标为:每年有三 分之一左右的企业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走出困境,由各盟市和区直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逐户定 出走出困境的措施和时限,以确保到本世纪末使70%的企业走出困境的目标得以实现。

 

1998-2000年全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表

呼和浩特市 23户                                                                           单位:万元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内蒙古变压器厂
178
呼市政府
市长

  呼市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23户。
             三年计划为:1997年有9户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兼并、破产,1998年全部操作完毕。在此基础上,再抓好7户走出困境。1999年抓好4户走出困境,2000年抓好3户。

 

 

 

 

 

2
呼和浩特市糖厂
387
呼市政府
市长
3
呼和浩特造纸厂
28
呼市政府
市长
4
内蒙古亚华水泥有限公司
205
呼市政府
市长
5
内蒙古第一毛纺织厂
531
呼市政府
市长
6
呼和浩特半导体厂
370
呼市政府
市长
7
呼和浩特电子仪器厂
11
呼市政府
市长
8
呼和浩特炼铁厂
28
呼市政府
市长
9
呼和浩特阀门厂
220
呼市政府
市长
10
呼和浩特轴承厂
98
呼市政府
市长
11
呼和浩特配合饲料厂
15
呼市政府
市长
12
呼和浩特友谊服装厂
25
呼市政府
市长
13
呼和浩特焦化厂
576
呼市政府
市长
14
武川县石墨矿
30
呼市政府
市长
已采取兼并破产措施:
15
内蒙古毛条厂
594
呼市政府
市长
16
内蒙古动力机厂
182
呼市政府
市长
17
呼和浩特机床厂
404
呼市政府
市长
18
呼和浩特橡塑机械厂
169
呼市政府
市长
19
呼和浩特油泵油嘴厂
406
呼市政府
市长
20
呼和浩特灯泡厂
320
呼市政府
市长
21
内蒙古第四毛纺织厂
81
呼市政府
市长
22
呼和浩特橡胶厂
500
呼市政府
市长
23
呼和浩特电子设备厂
283
呼市政府
市长


包头市 14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苏蒙特亚麻纺织合营有限公司
850
包头市政府
市长
  包头市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14户。
             三年计划为:1997年有6户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兼并、破产,1998年全部操作完毕。在此基础上,再抓好3户企业走出困境。1999年抓好3户,2000年抓好2户。
2
包头第二阀门厂(阀门总厂)
430
包头市政府
市长
3
包头电机厂
98
包头市政府
市长
4
包头轻工机械厂
324
包头市政府
市长
5
包头冶金矿山机械厂
63
包头市政府
市长
6
内蒙古建筑机械厂
145
包头市政府
市长
7
包头水泥制品厂
126
包头市政府
市长
8
包头蓄电池厂
99
包头市政府
市长
已采取兼并破产措施:
9
包头稀土冶炼厂
3
包头市政府
市长
10
包头拖拉机制造厂
805
包头市政府
市长
11
包头起重机械总厂
689.71
包头市政府
市长
12
包头长征砖瓦厂
397
包头市政府
市长
13
包头绝缘材料厂
124.93
包头市政府
市长
14
包头铜厂
662
包头市政府
市长


乌海市 2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千里山钢铁厂
1722
乌海市政府
市长
  乌海市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2户。
             三年计划为:1997年乌海化工厂正在实施兼并,1998年全部操作完毕。1999年使千里山钢铁厂走出困境。
已采取兼并破产措施:
2 乌海市化工厂
571
乌海市政府
市长
   
 
 
 


赤峰市 17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赤峰第一毛纺厂
799
赤峰市政府
市长

  赤峰市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17户。
             三年计划为:1998年抓好5户企业走出困境。1999年抓好7户,2000年抓好5户。

2
赤峰西格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9
赤峰市政府
市长
3
赤峰钻机厂
739
赤峰市政府
市长
4
赤峰皮革厂
767
赤峰市政府
市长
5
赤峰电线电缆厂
364
赤峰市政府
市长
6
赤峰第一制酒厂
331
赤峰市政府
市长
7
赤峰牧业机械总厂
935
赤峰市政府
市长
8
赤峰钢铁厂
852
赤峰市政府
市长
9
赤峰丝绸厂
295
赤峰市政府
市长
10
赤峰糖厂
3295
赤峰市政府
市长
11
赤峰宁城糖厂
1939
赤峰市政府
市长
12
林西冷山制糖集团总公司
129
赤峰市政府
市长
13
赤峰动力机械配件厂
87
赤峰市政府
市长
14
赤峰汽车配件厂
170
赤峰市政府
市长
15
赤峰电机总厂
565
赤峰市政府
市长
16
赤峰轴承厂
260
赤峰市政府
市长
17
赤峰第一造纸厂
59
赤峰市政府
市长


呼伦贝尔盟 9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扎兰屯糖厂
614
呼盟行署
盟长
  呼盟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9户。
             三年计划为:1997年有1户已实施破产,1998年操作完毕。在此基础上,再抓好3户企业走出困境。1999年抓好3户,2000年抓好2户。
2
牙克石乳品厂
300
呼盟行署
盟长
3
呼伦贝尔盟地方煤炭企业总公司
1229
呼盟行署
盟长
4
扎兰屯植物油厂
849
呼盟行署
盟长
5
扎兰屯纸浆厂
599
呼盟行署
盟长
6
海拉尔牧业机械厂
106
呼盟行署
盟长
7
牙克石面粉厂
2305
呼盟行署
盟长
8
扎兰屯面粉厂
4681
呼盟行署
盟长
已采取兼并破产措施:
9
牙克石建材总厂
349
呼盟行署
盟长


兴安盟 3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乌兰浩特糖厂
406
兴安盟行署
盟长
  兴安盟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 3户。
             三年计划为:1997年有1户已实施破产,1998年操作完毕。1999年再抓好2户企业,使“大多数”企业走出困境。
2 科右前旗油脂浸出厂
641
兴安盟行署
盟长
已采取兼并破产措施
 
3 科右前旗溶剂厂
5
兴安盟行署
盟长


哲里木盟 8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通辽造纸厂
340
哲盟行署
盟长
  哲盟 1996年底大中型企业亏损企业有 8户。
             三年计划为:1998年抓好3户企业走出困境,1999年抓好3户, 2000年抓好2户,使“大多数”企业走出困境。
2 通辽第二毛纺织厂
350
哲盟行署
盟长
3 通辽市油脂化工厂
350
哲盟行署
盟长
4 通辽制药总厂
1200
哲盟行署
盟长
5 通辽蒙药厂
326
哲盟行署
盟长
6 通辽锻压机床厂
52
哲盟行署
盟长
7 奈曼旗人造板有限公司
88
哲盟行署
盟长
8 开鲁县酒业有限公司
143
哲盟行署
盟长


乌兰察布盟 4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集宁拖拉机总厂
410
乌盟行署
盟长
  乌盟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4户。
             三年计划为:1997年有2户已实施兼并、破产,1998年全部操作完毕。在此基础上,1999年再抓好2户企业,达到“大多数”企业走出困境。
2 兴和县石墨矿
10
乌盟行署
盟长
已采取兼并破产措施:
3 集宁轴承厂
38
乌盟行署
盟长
4 兴和县石墨二矿
40
乌盟行署
盟长


伊克昭盟 5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伊克昭盟第一毛纺厂
98
伊盟行署
盟长
  伊盟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5户。
             三年计划为:1997年有1户已实施破产,1998年操作完毕。在此基础上,再抓好1户企业走出困境。1999年抓好2户企业走出困境,2000年抓好1户。
2 伊克昭盟绒毛总厂
280
伊盟行署
盟长
3 伊克昭盟纺织工业总公司
5
伊盟行署
盟长
4 伊新纺织有限公司
100
伊盟行署
盟长
已采取兼并破产措施:
5 伊克昭盟无纺布厂
200
伊盟行署
盟长


巴彦淖尔盟 5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临河糖厂 2539 巴盟行署 盟长   巴彦淖尔盟 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5户。
             三年计划为:1998年抓好1户企业走出困境;1999年抓好2户;2000年抓好2户。
2
陕坝糖厂 1784 巴盟行署 盟长
3
五原县糖厂 1522 巴盟行署 盟长
4
黄河机械厂 201 巴盟行署 盟长
5
巴彦淖尔盟皮革制鞋厂 193 巴盟行署 盟长


锡林郭勒盟 1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查干诺尔天然碱化工总厂
6004
锡盟行署
盟长
  锡盟 1996年底有1户大中型亏损企业,1997年已实施兼并,1998年继续完善。


区直 5户                                                                                 单位:万元


序 号
企业名称
1996年
           度亏
           损额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三年走出
           困境计划
1
内蒙古新华印刷厂
336
自治区出版局
局长
  区直企业中1996年底大中型亏损企业有5户。
             三年目标为:1997年有3户企业已实施兼并,1999年2户企业走出困境。
2
内蒙古兴和石墨矿
360
自治区建材
           总 会
会长
已采取兼并破产措施
3
内蒙古化纤厂
3207
自治区轻纺厅
厅长
4
呼和浩特制药厂
827
自治区医药
           管 理 局
局长
5
呼和浩特钢铁厂
7509
自治区冶金厅
厅长




信息来源: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进行收藏!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