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宏观经济 |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人民政府 | 文 号 | 内政发〔1996〕29号 |
成文日期 | 1996-03-08 |
索 引 号 | |
主题分类 | 宏观经济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人民政府 |
文 号 | 内政发〔1996〕29号 |
成文日期 | 1996-03-08 |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自治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部门按此抓紧安排工作。
1995年,我区认真贯彻党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20亿元,增长10%,实现了年初确定的计划目标。农牧业生产在大灾之年再获丰收,全区粮食产量达到1055万吨,仍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油料产量70.2万吨,比上年增长8%;甜菜产量263.5万吨,比上年增长12.9%;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6065.7万头(只),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乡镇企业发展实现翻番,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预算内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取得成效,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14%;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10%左右;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铁路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等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8.6%;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基建和技改投资中,能源、交通、邮电、原材料等行业的投资达80%以上;重点建设继续得到加强,集通铁路、丰准铁路、呼和浩特火车站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内外贸易稳步发展,利用外资进展顺利。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利用外资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6亿元,增长19.7%。财政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全年财政收入完成76.3亿元,财政支出完成102.2亿元,完成了年初的预算;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存贷款同步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比上年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600元,比上年增长14.3%。科技教育、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广播电视和城乡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新进展。但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物价形势依然严峻,农牧业抗灾能力较低,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财政困难仍然比较突出。上述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通过推进“两个转变”切实加以解决。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起步之年。搞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顺利实施“九五”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是: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科技进步,以加强农牧业和搞好国有企业为重点,着力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打好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仗。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98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增长10%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增长10.1%;
——全社会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10%左右;
——财政总收入85.5亿元,增长12%;
——外贸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增长10.4%;
——利用外资5.29亿美元,增长103%;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00元,增长19.2%;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增长15.4%;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4‰以内;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5.5吨标准煤。
为实现199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强农牧业,力争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
1996年,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增强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增加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牧民的实际收入。计划安排:粮食总产量1125万吨、油料75万吨、甜菜300万吨;牧业年度牲畜头数6200万头只;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长4%。主要措施:
(一) 继续深化农村牧区改革,贯彻好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经济政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扶持发展各类服务组织。有规划、有重点、有秩序地把“五荒”使用权推向市场。继续严格控制村提留、乡统筹,坚决治理乱集资、乱摊派,下大力减轻农牧民负担。
(二) 继续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1996年自治区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和比重都比上年有所增加,各盟市、旗县也要千方百计增加农牧业投入。要重点抓好水利、中低产田改造、扶贫开发、畜牧业防灾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等骨干项目建设。
(三) 进一步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种植业要围绕市场需求,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发展甜菜、油料以及具有地区优势和特色的名、优、特、新作物和绿色食物,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粮食生产中要提高小麦、水稻等细粮比重。畜牧业要努力提高良种和母畜比重;继续加速奶牛业、牛羊育肥等草食畜群的发展,加快畜群周转。
(四) 做好春季农牧业生产的准备工作,重点抓好农资的生产和供应。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农资的生产和购销工作,确保农资供应不误农时。并且要继续加强农资价格管理工作。
(五) 认真组织实施“三七扶贫攻坚计划”,用好以工代赈资金。确保60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力争使贫困地区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元。
二、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企业管理,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施资源转换和名牌推进战略,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加速资金周转,力争使工业经济效益有一个明显提高。计划工业增加值增长13%,煤炭产量6780万吨,发电量317亿度,钢材282.5万吨,化肥(折纯)14.5万吨,电视机46万台,食糖22万吨。工作重点:
(一) 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改组的力度。要着重抓好现有16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债务重组的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采取多种改革、改组形式,把小、穷、亏企业放开搞活。对于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要下决心转产、兼并或破产。
(二) 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逐步改变我区工业产品结构初级化和品种单一的状况。技术改造的重点要放在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重点抓好全区50个技术改造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
(三) 继续强化企业管理工作,工作重点要放在抓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潜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 继续加强扭亏增盈工作。要对效益好的企业在信贷、运力、电力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产品无销路的企业,坚决控制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力争再搞活一批亏损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国有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要分别比上年下降5个和10个百分点。
(五) 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加强“短、平、快”项目建设和对“名、优、特”产品的扶持工作。1996年自治区基本建设安排“名牌产品”和“短、平、快”项目资金1000万元,比上年增加400万元,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一批“短、平、快”项目,争创出一批自治区级名牌产品。
三、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在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着力优化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国家初步安排我区地方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32.67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9.47亿元;更新改造投资60亿元。另外,国家在我区还安排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25项投资123亿元。
为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度增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投资责任主体,逐步建立银行贷款资产担保制度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二要继续调整投资结构,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立足于现有基础,提高投资的技术含量,符合规模经济标准。三要继续控制新开工项目,除农业、环保、文教卫生、基础设施、普通住宅和利用外资项目外,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开工。四要加强建设资金的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按有关规定报计委或经委审批,其资金来源要符合国家政策,并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划。五要继续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概算,集中资金确保按期建成投产。六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区农牧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行业增加投入的同时,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
四、千方百计控制物价,繁荣城乡市场
1996年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10%左右,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实行控制物价目标责任制,层层定目标、定责任,并定期进行考核检查。二是扎扎实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各级政府要加强副食品基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扩大蔬菜保护地面积。特别是包头、呼市等重点城市及工矿区要切实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力度,努力增加城市和工矿区副食品的供应。三是除国家统一出台的铁路运价、电价和粮食定购调价项目外,要严格控制地方性调价项目和搭车涨价行为。四是加大物价监督检查工作的力度。对粮、油等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实行控制进销差率和明码标价制度,严格控制自发性涨价。严厉打击和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五是继续加强粮油、绒毛等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不断发展城乡集贸市场。生产和经营企业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货源,特别要注意开拓农村牧区市场。199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安排350亿元,增长18%。
五、进一步加强外贸工作,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1996年,国家将在进出口税收方面实行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调低出口退税率、对加工贸易实行进口料件保证金台帐监管制度等三项重大改革。外贸企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计划安排外贸进口5.7亿美元,增长10.7%,外贸出口6.7亿美元,增长10.2%;全区利用外资5.29亿美元,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各地区要改组或组建一批面向国际市场,以实业为依托,技工贸相结合的综合性外贸集团公司,发挥集团优势,提高规模经营效益。要紧紧围绕“名牌战略”的实施,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一批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提高我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要加强口岸和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地抓好以资源引技术、以产权引资金、以市场引项目的工作,积极拓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领域。
六、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我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牧业生产领域,重点抓好“丰收计划”、“1122工程”、“温饱工程”、“种子工程”和畜种改良、疫病防治、牛羊模式化饲养等农牧业适用技术,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为工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在工业生产领域,以开发名优特产品和增强工业整体竞争能力为目标,选择若干关键课题,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制定具体政策,鼓励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使其逐步成为科技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主体。
加大教育结构调整力度,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教育投入,着重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重点抓好农村牧区的教育工作,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比重提高到50%。高等教育要按照经济发展需求,坚持联合办学,不断调整专业结构。
七、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推进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加快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对各种经济成份一视同仁,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切实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各类市场建设,为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化办事程序,切实帮助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及乡镇企业向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和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努力提高其整体素质。要积极引导那些重点乡镇企业按照“两个转变”的要求,在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上下功夫,使其真正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旗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96年,乡镇企业现价总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实际入库税金12亿元。
八、加强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文化、影视等社会事业,加快内蒙古图书馆、卫星上行站、文物库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全区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达到78%以上。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力争40%左右的旗且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面,特别是安排好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抓紧“安居工程”建设,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呼市、包头市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全面完成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对加快实施“两个转变”和“两个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面完成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九九六年三月八日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