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农牧业、林业、水利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人民政府 | 文 号 | 内政发〔1996〕147号 |
成文日期 | 1996-12-10 |
索 引 号 |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人民政府 |
文 号 | 内政发〔1996〕147号 |
成文日期 | 1996-12-10 |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
近一些年来,我区一些地方引进发展小尾寒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全区小尾寒羊存栏已达10万多只,其中母羊约占60%。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小尾寒羊,对于推动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优化畜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特做如下通知:
一、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要把小尾寒羊作为发展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的一个重点品种,加大推广力度。小尾寒羊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耐粗饲、成熟早、生长快的特点,以舍饲户养为主,适合于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可以大量转化农作物秸杆,不受草牧场条件的限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因此,大力发展小尾寒羊,是搞好扶贫开发、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推进农牧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各地要进一步重视起来,加强组织和指导,切实把发展小尾寒羊的工作抓紧抓好。
二、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广大农牧民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发展小尾寒羊。各盟市、旗县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规划,抓好小尾寒羊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目前小尾寒羊已有一定规模的旗县,要着重抓好推广工作,指导农牧民走少养、多繁、快出栏的路子,大力扶持发展专业户、专业村,尽快形成群体规模和优势;小尾寒羊数量不多、尚未发展起来的旗县,要重点抓好引进、示范,并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在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其它项目的农牧业信贷资金中,要把发展小尾寒羊作为一个重点投向,鼓励、扶持农牧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牧、林、水等各基层站(场)引进和饲养小尾寒羊。同时,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鼓励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分流人员从事农牧业开发的通知》(内党办发〔1996〕41号)的有关政策规定,鼓励和扶持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兴办实体、分流人员中积极发展小尾寒羊养殖业。经过努力,全区要力争在本世纪末使小尾寒羊饲养量达到200万只左右,并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使其在发展食品、轻纺工业和内外贸易,实现“两个提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合理布局,搞好小尾寒羊生产基地建设。在坚持原定畜种改良区划的原则下,把发展小尾寒羊的重点放在农区和有条件的半农半牧区。根据我区实际,确定贫困旗县中的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和林县、察右前旗、喀喇沁旗、库伦旗、莫力达瓦旗、扎赉特旗、突泉县和农业综合开发旗县中的土右旗、通辽市、临河市为自治区发展小尾寒羊的基地旗县,给以重点扶持,加快发展步伐,为全区提供有益经验。对这些旗县的具体要求是:(一)加快推广步伐,力争在本世纪末使基础母羊达到10万只左右;(二)通过发展小尾寒羊,使部分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农、牧、林、水基层站(场)摆脱困境;(三)在向毗邻旗县提供优良种羊,向市场提供肉羊及其它畜产品方面,为全区做出明显的贡献;(四)按照合理规划布局的原则,尽快形成繁育中心——扩繁点——养殖户的繁育体系,发展一批小尾寒羊专业村,实现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其中,喀喇沁旗和达拉特旗要尽快各建一处小尾寒羊种羊场;(五)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搞好产加销一体化开发经营,形成有较强实力的龙头开发公司;(六)在对小尾寒羊产仔、产肉等生产性能的科研攻关及配套适用技术的推广上走在前面,为全区各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各基地旗县要按照上述要求,抓紧制定规划和具体措施,尽快上报自治区。
四、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各个部门共同支持发展小尾寒羊。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小尾寒羊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组织各个职能部门的力量,切实解决好发展小尾寒羊中的实际问题。各级扶贫办、农业开发办和财政、计划部门要根据发展规划,增加对小尾寒羊养殖业的投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也要在信贷资金上予以适当倾斜。畜牧部门要在继续抓好基层畜牧业综合服务站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小尾寒羊的种羊调剂、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和技术培训等项服务工作。重点盟市、旗县要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门议事制度,并强化办事机构,安排足够的力量,经常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组织地抓好发展小尾寒羊的工作。各地在发展小尾寒羊过程中有些什么经验和问题,请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畜牧厅反映。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日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