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农牧业、林业、水利 \ 水利 |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 文 号 | 内政办发〔2000〕96号 |
成文日期 | 2000-09-30 |
索 引 号 | |
主题分类 | 水利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
文 号 | 内政办发〔2000〕96号 |
成文日期 | 2000-09-30 |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
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9月14日召开全区秋冬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 ,对全区秋冬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进行安排部署。目前,全区各地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 建设高潮正在逐步兴起。为指导全区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自治区农田草 牧场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秋冬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实施 方案》,并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〇年九月三十日
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秋冬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有组织、有步骤、扎实有效地搞好今年秋冬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秋冬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强水利基础 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提高农牧业抗御自然灾 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适应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科学规 划,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开展以水源工程建设、节水灌溉、生态治理为重点的农田草牧场 水利基本建设,为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确保明年春播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主要任务及要求
按照年初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保质保量地完成全年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 建设的各项任务。同时,各地要坚持挖掘潜力、提高效率、讲求科学、保证质量、突出重点 、体现效益的原则,推动全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在规模、质量和效益方面较 往年有新的突破。
三、建设重点
(一)大力兴建水源工程,切实提高抗旱防灾能力。首先,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采取 不同方式广辟水源,广泛发动群众打机井、筑塘坝、建水窖、截潜流,发展水浇地和解决农 村牧区人畜饮水困难,提高水利工程的抗灾减灾能力。平原区要继续搞好河流沟道蓄引工程 建设,建库、筑坝、修塘、挖渠,千方百计增加蓄水,增加灌溉水源。山丘区要突出小、微 型水源工程建设,蓄引提相结合,把天然降水、地表径流尽可能地拦蓄起来,做到小雨不出 境,大雨不成灾,无雨能灌溉。在平原区、丘陵区、沙区、草原区等地下水资源条件较好的 地区,要有计划地打井,合理开发地下水,为扩灌增效、退耕还林、种草休牧、沙源治理等 重点建设工程提供水源保障。在既无地表水,又无地下水条件的旱作农业区,要通过建设梯 田、平整土地、深翻耙耱、滚地镇压等措施蓄水保墒,建设“土壤水库工程”。其次,要搞 好现有水源工程续建、挖潜配套和更新改造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潜力和效益。今年秋冬 要把现有老化失修、带病运行和尚未配套的水源工程的改造配套完善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充 分挖掘现有水源工程潜力,提高各类水源工程特别是机电井的配套使用率,使其发挥应有的 效益。
(二)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益。要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经验和技术 ,因地制宜地采取渠道衬砌、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措施和平整土地、科学调水 、栽培管理等综合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生产率,节水节能,增产增效。从我区水利建设 的实际出发,节水灌溉要在四个方面有新的突破:一是在全区198个万亩以上的灌区主抓输 水过程的节水,全面推进衬砌渠道。二是在井灌区全面推进“大田喷灌管灌,林果滴灌,大 棚微灌”等节水灌溉形式。三是在东部浅山丘陵区大力发展以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为主要形 式的节水灌溉,在中西部丘陵区积极发展以塘坝、山泉、小井、旱井、水窖集雨、截潜流为 主要水源的小型、微型节水灌溉。四是在草原牧区积极推进以喷灌为主的家庭牧场节水灌溉 。要加快大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步伐,抓好水源工程、配水建筑物、渠系、田间工程各个环 节的配套完善,提高灌区管理运行水平,达到挖潜增效的目的。要重视工程管理,逐步建立 节水激励补偿机制,推进节水工作。
(三)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坚持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 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全面实施。要突出抓好农区退耕还 林还草、牧区种草休牧、国家生态重点县、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 建设,带动和促进全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各地要针对本地区的地貌、气候特点,实行小开 发、大保护、分区治理。在水土流失较轻、植被覆盖度较好的地区,重点要加强预防和保护 ;在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搞好治沟骨干工程、雨水集流和节水灌溉工程,加 大治理力度,恢复植被,改善生态;在风沙区要构筑水土保持防护林带,发展灌草植被,恢 复生态。
四、措施与办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一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对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的 领导。自治区已成立秋冬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利厅。各盟市、 旗县也要建立相应机构,进一步强化对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的领导,搞好组织、发动和 协调,使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有领导、有目标、有任务、有时限、有投入、有效益,扎 实有效地开展起来。二要落实任务和责任制。要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将农田草牧场水利基 本建设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做到旗县有目标,乡苏木有重点,村组有工程,户户有任 务,切实把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三要搞好督促检查。秋冬农田草 牧场水利基本建设期间,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实地进行督促检 查和指导服务。
(二)认真搞好工程规划。必须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水利建 设方针,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是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编制与 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配套的,符合当地实际的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中长期发展 规划;二是针对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大旱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适应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生态建设等形势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年度计划和实施 方案,以指导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
(三)分类指导,抓点带面。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 则。在建设抗旱水源、发展节水灌溉、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各地要结合自身特点,建设一 批典型示范工程。自治区要继续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节水增效示范项目、集雨工程、牧 区灌溉草库伦、抗旱应急工程、生态治理等大中型骨干工程建设。各盟市、旗县都要结合实 际,抓一两个不同类型的典型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推动水利建设的发展。
(四)创新机制,增加投入。一是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政策,切实 管好用好国家的各项投入,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对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二是各级 农行、信用社要增加水利建设信贷投入。三是深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造,创新投入机制, 吸纳各方面资金,增加水利投入。在“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四荒”的治理开发中 ,大力推广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引导农牧民、企业、社会团体投资兴建小 型水利工程,拓宽水利建设筹资渠道,多方面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农田草牧场水利基 本建设步伐。要加强资金使用与管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小农水 费建设工程、抗旱应急工程、人畜饮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江河治理工程等重点水利建设 项目要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要进一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建 设等各项国家投入资金的正确导向作用。各级计划、财政、水利、审计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 各项资金的监督审计,严格财经纪律,对截留、挤占、挪用等未能按时到位的,要坚决严肃 处理,采取一票否决的办法,取消今年以奖代投参评资格,同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注重质量,讲求效益。各级水利及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田草牧场水利建设的指 导和服务,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入村、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从 规划、设计、招投标、材料采购、施工、监理、检查、验收各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国家投 入为主的项目、重点水利工程要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也要认真执行有 关技术规范规程,实行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制,加强施工监督和检查验收,严把工程质 量关。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全面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能搞什么搞什么,适宜搞什么就搞什么,把质量效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建一 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六)加强宣传报道,搞好总结验收。秋冬期间,各级各类新闻宣传媒体要配合农田草牧 场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各地 水利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和促进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快 速发展。各地要及时掌握秋冬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动态,按时上报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 的问题。秋冬期间各地要经常督查,做好阶段验收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秋冬农田草 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结束后,自治区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和总结,对成绩突出的旗县继续采取以 奖代投的办法,进行考评奖励,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更好、 更快地发展。
是否“确认”跳转到登录页?